癌症中心
檳榔子本身就是致癌物 您還在嚼檳榔嗎!!
檳榔子本身就是致癌物 您還在嚼檳榔嗎!!
文/李欣真 癌症中心 戒檳衛教護理師
50歲的張先生,在結婚後努力打拼事業,期能讓家人小孩都衣食無慮,平常為在職場與同事維持良好的夥伴關係,交際應酬時菸、酒、檳榔樣樣來,且下班後為了紓解壓力,也將菸、酒、檳榔當零嘴般樣樣不離手。
104年5月張先生發現嘴巴右頰內側浮腫,但當時並不以為意,還以應酬為由不願戒除,過了三個星期,浮腫依舊沒有改善,於是到醫院讓醫師做口腔黏膜檢查,發現為均質性白斑,再經切片檢查後確診為第四期口腔癌,頓時讓全家陷入愁雲慘霧之中。於7月住院接受手術及同步化學、放射線治療,因為手術切除右臉頰骨頭,不僅顏面外觀改變,連說話都受到影響,三餐也只能靠流質飲食補充營養,讓張先生感到十分挫折。為能協助出院後持續協助其復健及心理關懷,癌症資源中心社工師於張先生出院後,轉介到陽光基金會,透過院外資源的連結,陽光基金會團隊提供各項復健、病友會活動、社工師關懷,讓張先生逐漸適應及回復正常生活型態,找回過去的自信與生活目標,並且願意主動分享自己的康復經驗,現身說法以鼓勵正在抽菸、嚼檳榔的人接受口腔癌篩檢,並說服他們將這個為害身體健康的習慣戒除。每當張先生回想到過去幸福快樂的時光,常說”真該好好愛惜身體,早些把菸、酒、檳榔都戒掉!如今真的是悔不當初啊”。
衛生福利部106年台灣十大癌症死亡率顯示,口腔癌位居男性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四位,也就是說每年有7千名新發生個案,3千人死於口腔癌,近九成的口腔癌病人有嚼檳榔行為。研究也顯示抽菸、喝酒、嚼檳榔同時都有,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更增加為123倍。而遠離口腔癌最好的方法就是戒除菸、酒及檳榔,並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以期能早期發現病變並接受治療。為此,國民健康署提供30歲(含)以上吸菸、嚼(戒)檳榔者,或18-29歲有嚼(戒)檳榔之原住民每二年免費一次口腔癌篩檢,如檢查結果發現有癌前病變紅斑、白斑、口腔纖維化、疣狀增生等,應儘早到耳鼻喉科或口腔外科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筆者因從事戒檳衛教護理師工作,平時接觸不少嚼檳榔的民眾,於提供戒檳諮詢與資訊時,常會聽到嚼檳者說“我吃這麼久的檳榔也沒問題”、“我都吃比較嫩的檳榔子,比較不會有問題”等各種說法,卻不知 “檳榔子本身就是致癌物,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會致癌”。由於口腔罹癌的潛伏期長達10-25年,雖然口腔的變化初期不一定有明顯症狀,但病變總是在忽略自己健康的同時悄悄來到,與其生病時才來後悔、懊惱,不如趁現在,撥出一點點時間來關心自己,及時戒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定期做口腔黏膜檢查,安穩的守住自己的健康及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