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部
不只是老番癲--談老人失智症的精神問題
不只是老番癲--談老人失智症的精神問題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 孫藝文
又發生老人家殺害親人的事件,同樣的情形在安養院及榮民之家也出現過。當老年人有精神異常、暴力或不當攻擊行為時,破壞性及傷害性較其他精神疾病高很多;其原因為何?依個人臨床經驗,家屬常認為那只是老了而已,才會比較疑心、亂說話,根本不當做一回事;或不知道是生病了;或許心理上也不太能接受敬愛的長輩得了精神病,也可能恥於求醫,致病情延誤。再加上可能外觀或身體孱弱,不具威脅性,使得旁人(特別是照顧者或同居者)失去戒心。所以才會一發不可收拾。
當老年人患有嚴重身體的、神經的、或精神疾病常會使得家人、朋友或照顧者心力交瘁,(其實對患者也是)。在疾病及心理的影響下,老年人逐漸失去了對自我行為的控制能力,而出現激動、嘶吼、遊蕩(特別是晚上),焦躁不安或攻擊行為。在精神疾病大致上有六類會出現:
- 慢性器質性精神異常,特別是失智症
- 譫妄或急性意識混亂
- 晚發型精神分裂異常
- 妄想性精神病
- 慢性化早發型精神分裂異常
- 情感性精神疾患
今天將討論失智症之精神異常,失智症有許多病因,但以老人失智症及血管性失智症佔絕大多數。當人變老,得到失智的危險也跟著升高,在智力及認知能力減退後,即會導致對現實的誤判、失定向感、混亂和嚴重的記憶障礙。這些障礙及症狀使得他們沒有能力自我掌控,造成或加重行為問題。尤其老年人如果視力或聽力不好,加上嗅覺或觸覺也不靈的話,更易訊息統合失誤而造成誤會、衝突。許多藥物也會造成精神障礙,不適老年人服用。
照顧失智症患者最困難的就是它的行為問題。一九八八年一研究於回顧127位老人失智症的門診病患,發現有八類特殊的行為問題如:失禁、衛生問題、激躁不安、遊蕩(特別是晚上)、幻覺、跌倒、疑神疑鬼、和無法安靜。前四項的發生率隨失智症的嚴重度而增加;如在輕度失智症,遊蕩的發生率是18%,中度是22%,重度則是50%。後四項則和失智的嚴重度沒有相關連。
行為問題的數目多寡也和失智的嚴重度有關:72%的輕度患者的問題總數為二個或更少,而88% 重度患者則為三個或更多。這些行為問題或許都可以有效的控制或處理,但必須深入探索整個背景及原因,才能處理,而非照本宣科,以治療原則就可以的。
接著就是精神問題了,研究發現老人失智症會有明顯的人格變化,特別是變得很被動、易激躁、或過度的自我中心。此外,精神病症狀在輕度失智有25%的發生率,隨著病情變化,在重度失智其發生率更近五成。有學者推論,越早出現精神症狀即代表其失智會越快惡化;可能是越早期發生精神病,代表著患者腦部的認知及判斷能力已經受損了,所以會退化得更快。
精神症狀的呈現是很多樣化的,有一研究評估百餘位老人失智症患者,發現55%有精神症狀;其中的62%只有一種症狀,27%有二種症狀。症狀大致上歸納為三類:偏執妄想、錯認症候群、和幻覺等。
偏執妄想中以被偷竊妄想最多,國外統計約三成患者會有,國內統計更高,且推測如有此妄想,幾乎就可認定是失智症了。其主要內容可能是認定外人進入家中偷竊財物,或是認識的某人偷了特定物品;因此患者會將東西藏起來,但記憶又差,找不到時,更加強妄念,甚至控訴他人。其他會出現的妄想則包括:『這裡不是我的家』,不認得自己的家,常吵著要回家;『嫉妒妄想』,認定配偶有外遇;家人已不是原來的人,『是壞人假扮的』;『被家人拋棄…』…等。依一般社區老人精神妄想的發生率約4%來說,失智症的妄想發生率是頗高的。分析其因素,會有妄想的患者多是有經濟困難、未婚、鰥寡孤獨者;特別在認知能力或感覺(視力、聽力、…)已受損者,更易發生。所以在治療精神病時,也須一併改善視力、聽力或社會經濟壓力。
約二成多的患者會出現錯認症候群。有些是實際沒人,卻肯定有親人、逝去的人或陌生人在家中,患者會為他們準備餐具或因此而害怕、激動。或認不出老婆小孩,以為是陌生人;甚至於認不出鏡中的自己,和鏡中人講話,或把鏡子當門,要開門讓他進來。或者現實感更差,已不能辨別電視中的人物不是真實的,討厭電視中的人看到他沒穿衣服,而到別的房間更衣,也有覺得劇中情節就發生在旁邊,以為有人要殺他呢!
幻覺約兩成到三成的患者會有,最多的是幻視,次之為幻聽,大多是片斷及短暫的,患者常受幻覺影響而激動、害怕或攻擊;有時改善視力或聽力,或許也可減少幻覺。憂鬱是最早會出現的症狀,甚至在失智尚未很明顯時即發生,或許是發現能力退化而心情惡劣、憂心未來;也可能是腦部退化所致。患者會害怕獨處或懷憂喪志,逃避人群,變得很膽小的樣子。
最讓家人或照顧者受不了的是睡眠異常障礙,患者日夜顛倒,白天熟睡、但夜間睡眠片段、淺眠易醒;家人短期間就累倒了。安眠藥可能反而幫倒忙。
台灣的失智症收容機構數量遠不及實際需要。所以照顧的重擔幾乎全落在家屬的肩上,社會及政府能給的支援極為有限。幸與不幸只能全憑運氣而已?失智症出現的精神及行為問題,治療雖不一定能完全改善,但至少會有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