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科
科室醫療團隊
歷史沿革
本院新生兒科的發展,隨著世界潮流以及醫學的進步,在過去30-40來有很大的進展。從一開始基本的新生兒照顧,逐漸發展出早產兒以及重症新生兒的照護。
以下是本科自草創至今的重要記事:
|
醫療服務
在過去20-30年間,世界新生兒照護發生了長足的進步,這包括呼吸器與呼吸治療的改善與進步、表面張力素使用在早產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產前類固醇的施打以預防早產兒呼吸窘迫症候群的發生並降低死亡率、吸入性一氧化氮用來治療新生兒持續性肺動脈高壓症、積極的新生兒營養處置、早產兒長期追蹤系統的建立、以及以低溫療法來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變。當這些新科技與新知識及治療模式在世界醫學界被建議使用時,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都能及時跟上腳步,花心神與精力將這些對病人有益的事物及時的引進我們的新生兒醫療。當然這也要感謝小兒部主管與院方的支持,另外全民健保的實施也使我們的高危險新生兒多能獲得應有的照顧。
新生兒科醫師的特色,就是細心加上耐心。現留任的主治醫師中以黃富源醫師最為資深,他也是我們的典範。對於全台灣兒童的醫療,有極大的貢獻,不只爲本院的病童爭取權益,並促使政府機構加強全國的兒童及新生兒醫療,同時提高健保對嬰幼兒醫療的給付。在查房時,黃醫師不僅注意病人的病況,更會注意住院醫師們對照顧的原則、學理、與重點有沒有真正的了解,而不是只會開醫令但不讀書不思考。這也使科內同仁隨時提醒自己,任何的醫療措施都應有所根據,有益且無害於病人。
高信安醫師也是科內非常資深的醫師,幽默風趣,醫療經驗豐富。他曾到Columbia University附設兒童醫院追隨翁仁田教授學習新生兒醫療,尤其是呼吸治療,對此一領域有獨到的專長。高醫師和諸多開業醫師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促使馬偕兒童醫院的新生兒照護觸角延伸到院外的基層診所。一通電話,專業的新生兒轉診團隊就會立即動員,給予基層醫療醫師必要的協助。高醫師也會在病人轉入後與開業醫師維持良好的雙向溝通,使雙方與病患都能獲益良多。
再來就是人稱洪爺爺的洪漢陽醫師了,就如同他的綽號一樣,洪醫師相當的親和,對住院醫師循循善誘,對待病人家屬也相當有耐心。他常常細心診視早產兒,也不忘利用機會好好的對住院醫師進行床邊教學。洪醫師對最新文獻與知識的查閱與探索相當具有熱忱,時常提供後輩各種醫學新知,遇到一些難解的問題與疑難雜症,新進醫師常不忘與洪醫師討論,總能得到適當的建議。前面提到他相當熱心教學,除了口述之外,另外也珍藏了不少費心拍攝的照片與教學檔案,真是一個知識的寶庫。洪醫師於2016年退休,現仍每周至本院進行床邊教學,傳承新生兒醫學的知識與長者風範。
許阿姨---許瓊心醫師---是眾人最欽佩的醫師,多年來守護了數不清的新生兒與早產兒病患。不分晝夜、不分平日與假日,總能看到許醫師細心診治病患的身影。她的腦海中不僅有豐富的知識,更有訴說不完的醫療經驗,總能提供給後輩很好的建議,也讓我們自省自己是否有適當的診治病人。許醫師會細心檢視住院醫師有否認真照護病人,適時給予教學與提醒,也會指導他們正確的完成病歷。另外在公共事務與全民健康上更是奉獻無數的心力,包括參與醫學會的事務,擔任早產兒基金會多年的董事,2018年更孚眾望的成為台灣新生兒醫學會理事長,爲兒童與早產兒爭取更多的醫療福利,並致力促進台灣新生兒醫療的進步,真是以兒童的健康與福祉為己任。許醫師於2019年出版了自傳式書籍"親愛的醫師媽媽"詳述了個人自小的經歷與努力,與對小小病人及同儕與學生的無限愛心與關懷,實為醫界典範。
除四位奉獻數十年的醫師外,現任新生兒科主任張瑞幸醫師、兒童重症科主任彭純芝醫師、淡水院區詹偉添醫師、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張弘洋醫師、新生兒中重度病房主任林佳瑩醫師、嬰兒室主任陳佳慧醫師、新竹分院宋聿翔醫師、陳政偉醫師、陳志豪醫師、及劉子瑜醫師、以及台東分院的李思佳醫師、沈上博醫師,都是我們團隊知識與醫術兼備的好醫師,一起爲完善新生兒的照護而努力。
每年新生兒科都會招募一至二位總醫師以及代訓醫師,除了讓他們積極參與新生兒加護病房及新生兒中重度病房的醫療照護外,也會給予早產兒追蹤門診及一般兒科門診的訓練。另外小兒心臟科、小兒神經科、及小兒遺傳醫學科的短期訓練也是必修的項目。而研究與知識的增進方面,在兩年的fellow-ship training過程中,需定時的做文獻的研讀整理與報告。在訓練過程中至少需完成一專題之研究,並在醫學會中報告及完成論文之書寫。近兩年沈上博醫師及柯信如醫師在台灣小兒科醫學會學術演講會的口頭論文發表十分傑出,都獲得優秀年輕研究者的獎項。過去訓練之總醫師與代訓醫師多能在完成訓練的當年考取新生兒科專科醫師資格,並在各地開枝散葉獨當一面。
除此之外,本院新生兒科對住院醫師的訓練相當豐富紮實,使他們對新生兒的基本照顧、急重症的處理、及與病患家屬的溝通,都具有很好的能力。當他們到其他醫院服務時,若當地無專業的新生兒專科醫師時,他們也都能肩負起新生兒的專業醫療,給予適當的照顧,與必要時的轉介。近幾年小兒心臟外科張重義教授及徐綱宏醫師加入馬偕醫院醫療團隊,這使得本院先天性心臟病與兒童嚴重心肺疾病的處置能力更上層樓。新生兒照護團隊與小兒心臟科及小兒心臟外科專家們一起進行危重先天性心臟病童的跨團隊照顧,成功救治許多罹患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孩童,使他們能健康地回到家人的懷抱。針對嚴重心肺衰竭以傳統醫療方式無法順利救治的新生兒,近兩年我們也可以在新生兒加護病房進行新生兒葉克膜的治療,當然這也有賴小兒心臟科和心臟外科團隊的大力支持。隨著新生兒出生人數的下降,新生兒科照護的病人當然較以前減少。但現代的醫療照顧,追求更精緻化、更人性化,家長與社會的期許也更高。希望在跨團隊醫療人員共同的努力之下,我們在學術和臨床醫療的上都能不斷求進,為新生兒及早產兒帶來更好的明天。
教學研究
-
學術活動
- 新生兒科臨床病例討論會暨文獻專題研討會(每週)
- 周產期聯合討論月會
- 新生兒重症跨團隊聯合討論月會
-
教學訓練計畫
- 第一年住院醫師:取得新生兒復甦術執照,第一線照護中重度新生兒病房的病嬰,學習一般新生兒照護、早產兒照護、新生兒身體檢查、輸液原則、新生兒急救等。
- 第二年住院醫師:於新生兒加護病房第一線照顧病嬰,並學習呼吸器使用原則、心肺監視、靜脈營養、各種導管置放、腹膜透析、葉克膜照護原則等。
- 第三年住院醫師:在指導下進行新生兒生產待命、呼吸道處理、氣管內插管、心肺復甦等,及參與轉送轉院病嬰,完成高危險新生兒外接工作。
-
研究醫師:
1. 周產期醫學:高危險妊娠、胎兒監測、安胎、剖腹產、產房內處置、高危險新生兒及早產兒的新生兒急救執行與訓練。
2. 嬰兒室:常規處理、新生兒及周產期統計、護理人員之訓練、新生兒篩檢。
3. 中重度病嬰室:高危險新生兒評估、黃疸及照光治療、敗血症處理、感染控制、慢性肺病變、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營養學、出院計劃。
4. 新生兒加護病房:急症處置、輸液及電解質治療、營養學、呼吸器治療及合併處理、感染控制、黃疸及換血、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術後照料、腦室出血、新生兒窒息,並參與新生兒病房之行政工作、見習/實習/住院醫師/護理師之教學。
5. 研究:研究之設計、生物統計學、動物模式及實驗、實驗室工作、資料蒐集與報告。
6. 兒童心臟學、遺傳學、兒童神經學各修一個月。
7. 新生兒轉診。
8. 新生兒特別門診 / 早產兒追蹤門診。
成就展望
- 2011年第四屆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馬偕醫院早產兒照護醫療團隊
- 2018年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優質早產兒出院準備照護》
- 展望未來
- 國內優秀的新生兒照護人才培育中心
- 持續進行與完成新生兒及早產兒的相關研究
- 成為質量並重的新生兒照護中心
歷屆醫師
許瓊心、洪漢陽、黃富源、高信安、何文佑、林尊信、林如立、馬啟超、李楫航、蔡永福、高志嘉、陳立庭、張瑞幸、王麟玉、穆淑琪、劉小瑜、詹渭均、彭純芝、洪千淳、謝明宏、彭鴻圖、詹偉添、王和順、廖賜寶、莊惠茹、胡志成、張弘洋、戴碧盈、游惠敏、張春慧、蔡美玲、陳銘真、尤雲雲、王淑美、劉曉潔、黃琳淇、林佳瑩、王臻誼、白家銘、宋聿翔、賴妮均、陳弘芮、張瑞怡、李思佳、陳佳慧、邱彙雅、吳東祐、沈上博、張玉萍、陳政偉、陳志豪、劉子瑜、葉真宜、柯信如、林柏志、黃怡雅、郭峻瑋、曾偉綸、吳佳玲、曾愷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