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科
哺乳嬰兒常見的問題
嬰兒為什麼哭泣呢?怎麼面對與處理?
嬰兒哭鬧是父母們常常感到困擾的問題,以下是嬰兒哭鬧常見的原因
-
餓: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也是最需優先處理的
-
熱:臉看起來紅紅的,或者摸起來有點流汗
-
冷:摸摸他的頸後或四肢,如果涼涼的他可能會冷
-
累了:累了所以哭泣
-
外界的刺激:有的寶寶對外界的刺激,如亮光,聲音,或不同的味道很敏感,在環境改變時,會比較哭鬧不安
-
不舒服:躺太久也會不舒服,也有可能因為衣服太緊而讓他不舒服。尿布濕了、大便了也是可能的原因
-
缺乏安撫:常常是因此而哭。當你把寶寶抱起,他就不哭了
-
與哺乳相關的問題:母親的食物、生長快速時的饑餓、餵哺含乳姿勢的問題使用過奶瓶拒絕乳房…等
-
生病導致身體不舒服
如何應對寶寶的哭鬧
對於寶寶的哭給予立即適切的反應並不會寵壞寶寶。首先看看是否有生理需求需要滿足。確定他是否餓了、太熱或太冷、尿片是否該換了。 如果沒有這些情況,可以稍等片刻,看他是否有自我安撫的動作。若孩子的哭鬧與哺餵母乳有關,則需針對哺乳的問題加以解決。
除此之外你可以讓他看到你的臉,以平穩溫和的語調和他說話。並把手放在他的肚子上。握著嬰兒的手臂置於嬰兒胸前,讓嬰兒的手臂彎曲交叉。然後將嬰兒舒適地包起來並將嬰兒抱起來溫柔的輕搖。
都不管用時可用些安撫的姿勢
-
將嬰兒直立抱於胸前時,讓他的頭靠著照顧者的喉部,一邊輕搖,一邊輕輕說話
-
讓嬰兒身體靠在大人手臂上,臉側面朝下枕著手臂,輕壓著腹部
-
大人坐著,嬰兒趴在大人的大腿上,以手輕輕按摩其背部或輕拍其臀部
如果這些方法皆無法安撫時,妳可以試著再餵他吃母乳,並在餵奶時注意寶寶含乳房的姿勢以確定他吃到奶。
有些哺乳相關的問題也會導致嬰兒哭鬧不安必須設法解決
-
因為長得快時的飢餓:這通常是在兩週,六週及三個月大時,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時間
-
媽媽的食物也可能使吃了母乳的寶寶感覺不舒服,例如喝咖啡,茶,或其他含咖啡因的飲料,以及牛奶,其他奶製品,或其他會造成過敏的食物(豆類,花生,蛋)
-
寶寶只吃到前奶:寶寶吃到太多前奶,而沒有足夠的後奶,所以比較沒有飽足感,容易餓,便容易哭鬧
-
餵哺含乳姿勢的問題:這樣會導致孩子吃不好吃不飽,便容易哭鬧不休,應設法改善,使孩子確實吃到奶
-
使用過奶瓶拒絕乳房:應避免使用人工奶嘴以避免此一情況發生,若有此種情形發生需要耐心讓寶寶漸漸適應親餵
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一些規律而單調的聲音或動作,比較容易安撫寶寶。
-
疾病的因素所導致的哭鬧不安一定要排除,必要時需請小兒科醫師診治。可能導致孩子哭鬧不安的疾病狀況很多,例如外面體表的原因:傷口、被蚊蟲、昆蟲咬到等;腸胃道引起的原因:腸絞痛、腸套疊、闌尾炎、腸扭結等;感染:常見的被感染器官如呼吸道、腸胃道、泌尿道、腦神經系統及中耳、常見的咽峽炎、以及骨骼肌肉軟組織感染等。
寶寶吃到奶了嗎?
怎樣讓寶寶吃到奶呢? 如何評估寶寶有吃到奶呢? 怎樣讓寶寶吃到又吃得好呢?
-
寶寶出生後應該馬上與母親肌膚接觸
出生後這段時間應該儘量讓媽媽跟寶寶在一起,好讓他們開始學習適應彼此。
-
親子同室
沒有證據顯示媽媽與寶寶分開後可以獲得比較好的休息
-
親子學習有同樣的睡眠節奏,有利於媽媽休息
-
寶寶準備要吃奶的樣子,像是呼吸改變,或是伸展手腳,這時媽媽會從淺眠中甦醒,奶水開始流出,然後安靜的寶寶會滿足的吃奶。
-
-
不要給寶寶人工奶嘴。
-
「乳頭混淆」的存在有些爭議,寶寶可能會選擇能給予快流量奶水的物品而排斥其他的。
-
在剛開始的幾天,當媽媽只有製造少量的奶水,而寶寶卻從奶瓶得到快速的奶水供應,那麼他會傾向於較喜歡這種快速滿足的方法。
-
-
不限制哺乳的時間和頻率。
-
如果寶寶喝得好就不會一次吸個幾小時
-
假使有這種情形,通常是因為寶寶沒有含好
-
尋求協助修正寶寶含住乳房的姿勢,並擠壓乳房讓寶寶得到更多的乳汁
-
-
正確含住乳房是成功的重要關鍵在離開醫院之前
-
要確定寶寶有正確的含住乳房
-
並且確實從乳房獲得乳汁
-
而且要知道如何判斷寶寶有從乳房吸到乳汁
-
抱寶寶的姿勢之基本要領
-
自己的姿勢要很舒服而放鬆
-
寶寶應靠近妳
-
他應面對著妳的乳房,臉、胸部及腹部在同一平面成一直線
-
他的鼻子及上唇正對著乳頭
-
他應很容易靠近乳房,不需扭轉或彎曲或伸展他的頭
-
等到寶寶嘴張得很大時 ,再將寶寶貼近乳房,而不是移動妳的乳房去靠近他
-
在寶寶的頭一個月,媽媽不只是托著他的頭和肩膀,也應托著他的臀部.
-
幾種抱嬰兒的姿勢:搖籃試抱法、橄欖球式抱法、躺餵、側躺餵等
-
寶寶應該含住大部分的乳暈。讓他的鼻子或上唇正對著你的乳頭。
-
等他嘴巴張的像打哈欠般那麼大,(你可以乳頭輕觸其嘴唇來鼓勵他)。很快地將他抱近乳房,讓他的下唇儘可能遠離乳頭含住乳房。
-
當嬰兒含住乳房時確定 1.他嘴巴張的很大,含住一大口乳房。 2.下巴貼著乳房。 3.下唇外翻 (有時不易看到)。
吃到了嗎?
-
如果寶寶含得正確時,在快速吸幾口後會變成慢而深的吸吮
-
一開始下巴動得短而快刺激奶水分泌
-
接著下巴動作穩定慢而深約一秒一次
-
當寶寶吞嚥時下巴動作暫停
-
有時會暫停或是恢復成短暫的快速吸吮
-
接著又是較深而穩定的吸吮
-
通常寶寶吃到較後面的奶,因為脂肪較多比較飽足,會自己放開乳頭如何知道嬰兒有沒有吃到足夠的奶?
吃到足夠奶量的客觀標準
-
餵奶狀況:母乳的消化吸收較配方奶好且快,頭一兩個月嬰兒每二到三小時就吃一次,甚至有時一兩個小時就吃一次,一天的餵食至少有八到十二次以上
-
尿量:出生 1-5 天每一天加濕一塊尿布,出生 6 天後一天 6 次溼透的尿布
-
排便:4 天後一天 3-5 次黃色便
-
體重:出生一週後體重不再往下降而開始回升,出生兩週之內恢復到出生體重,頭三個月每一週體重至少增加一百二十公克以上
-
至於嬰兒的哭鬧,和有沒有吃飽不一定有關係母乳進食不夠的客觀準則
-
體重增加遲緩:新生兒第一週體重下降超過 7-10%,2 週後體重仍較出生體重輕,之後 1 個月增加少於 500 公克
-
尿量少:一天少於 6 次尿,深黃色,且味道重
-
排便少:新生兒第一週大便次數少,量少,且乾,或仍解墨綠色胎便
-
-
-
餵哺母乳之黃疸(Breastfeeding Jaundice)
-
母乳性黃疸(Breast Milk Jaundice)
餵哺母乳之黃疸(Breastfeeding Jaundice)
發生在出生後第一週餵哺母乳的嬰兒,可能與母乳進食不足,導致脫水,及熱量攝取不足有關。研究顯示,預防性的給予葡萄糖水會使黃疸的情形更嚴重。頻繁的餵食,親子同室,夜間繼續哺乳,及持續給予哺乳的諮商與協助可以有所幫助。
其實 Breastfeeding jaundice 其實應稱之為 Breast-nonfeeding jaundice,哺乳技巧有缺失、醫院措施不良造成嬰兒沒吃到奶水,胎便排出延遲,使黃疸較易發生。
如何處理 Breastfeeding Jaundice
-
一開始就要確定有適當的哺乳
-
有黃疸時應該要觀察嬰兒哺乳的情形確定嬰兒有吃到奶水
-
如果嬰兒吃得不好時修正嬰兒的含乳,擠壓乳房,必要時補充奶水
-
請小兒科醫師診治找出是否有病理性黃疸而不是立刻停止哺乳母乳性黃疸(Breast Milk Jaundice)
通常最高點在出生後第二至第三週大時,且可持續 3-10 週。Breast milk jaundice 雖然很少導致核黃疸,但也有可能發生。Breast milk jaundice 發生的原因不明,有可能是因一些母乳中含有 glucuronidase 等物質所致。在台灣,很多哺餵母乳的寶寶黃疸一直持續到兩三個月才完全消退。.但要注意的是
-
嬰兒一般的活力吸吮力是否變差?
-
家族中是否有蠶豆症(G6PD 缺乏症,新生兒篩檢中的一個項目)、家中的衣物衣櫥是否有放置萘丸?
-
寶寶體溫是否不穩,是否看起來沒有血色?
-
大便顏色是否變得較灰白色?
-
肚子是否脹脹硬硬的?
有以上這些情況時,一定要找一位合格的小兒科醫師診治
黃疸時要繼續餵母乳嗎 ?
-
-
若可能的話應繼續餵母乳
-
除此之外若有進食不足,體重減輕過多,或嬰兒顯出脫水的狀況,可採取正確而頻繁的餵食並添加嬰兒配方或擠出的母乳來改善進時不足及黃疸的情形
-
在膽紅素指數 15-17 毫克/毫升之下時,仍可放心的哺餵母乳
-
如果超過此指數時之處理根據國外文獻研究有幾種作法:
-
哺餵母乳加上照光
-
暫時母乳加配方奶餵食
-
暫時混合餵食加上照光
-
暫時換成配方奶
-
暫時換成配方奶加上照光
-
-
如果考慮暫時停哺餵母乳時,一定要照嬰兒平常吃奶的頻率繼續奶水擠出來,否則,嬰兒黃疸退了時, 奶水也沒了
新生兒黃疸持續超過兩週時
-
有可能是母乳性黃疸
-
但也可能有肝膽、血液、感染等疾病的存在
-
最重要要排除的疾病是膽道閉鎖
-
所以哺乳新生兒黃疸持續不退時還是要小心處理與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