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簡易穿戴式裝置做篩檢 尖石後山遠距醫療揪「心」病

日期: 2019-10-15 | 來源: 公共事務課 3668    

跨科別聯合醫療是族人福音 急救種子訓練更是必修課

連續三年,腦血管疾病與心臟疾病高居新竹縣尖石鄉前二大主要死因!為提高早期心臟疾病篩檢成效,馬偕紀念醫院遠距醫療照護中心直接將穿戴式裝置帶到海拔約1700公尺高的尖石後山,透過心電心音量測後傳送到台北進行判讀,大幅縮短病人檢查時間,並期待藉此能「揪」出更多心血管疾病及其高危險群。

新竹縣尖石鄉後山含括玉峰村及秀巒村,秀巒位在中繼站並設有衛生室,「管區」包括自宇老開始,沿著不同的產業道路分別前往田埔、玉峰、石磊、錦路、養老等,最後一站為司馬庫斯,一路上翻山越嶺共有九個部落,馬偕紀念醫院承接健保署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 IDS)已長達18年,在尖石鄉秀巒衛生室派駐一名家庭醫學科醫師及三名護理師,為幅員遼闊的尖石後山居民健康把關。

根據秀巒衛生室統計,高血壓是居民回診的最大族群,但要能有效控制與追蹤並達到早期發現的目標,其實有太多現實面的困難,考量心血管疾病只要透過專業的檢查,都能早期發現或預防,避免錯失任何可以及早治療的機會,於是首度採用穿戴式裝置,讓受檢者只要花10秒鐘,即可評估是否有心臟功能異常,成為後山目前最夯的篩檢利器。

受檢的45歲族人宋衛民表示,這輩子從沒有離開過這片山,但健康不能不顧,聽到馬偕醫院醫療團要來,早就在等著了。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大川表示,心律不整尤其是心房顫動常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而被忽略,然而一旦造成心衰竭,五年的死亡率高達50%,透過簡易式的穿戴裝置進行心電心音早期監測及遠端傳輸,未來將是後山居民走向預防醫學的一大進展。

洪大川表示,早在1994年便曾隨教會到尖石後山醫療,當年路況不佳,全都是碎石子路,從台北足足花了7個半小時才到達目的地,現在山區道路已見改善,路程大幅短了將近一半,但山區就醫的問題仍然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協助,居民有些人一種藥吃了一輩子,或者藥吃完了就不再繼續看診,這些都是導致疾病難以控制的最大問題;而為了鼓勵族人能重視健康,疾病個管與追蹤訪查,也成為秀巒衛生室非常重要且辛苦的工作。

鎮西堡阿棟‧優帕司牧師便是一例,由於未能有效控制血壓及心律不整,2014年因腦部栓塞而中風,目前身體左側功能受影響,洪大川醫師此行特別前往阿棟家中進行診察,除了將目前服用藥物重新確認之外,更再次提醒務必規律服藥及定期就醫回診,同時也叮囑減少鹽分攝取,從少吃沾醬與減少喝湯做起,阿棟則感謝地說:「守護我們族人的健康就靠你們了。」

除了心臟內科之外,考量後山居民就醫的不便,馬偕紀念醫院日前結合家醫科、骨科、中醫科、眼科、牙科、兒科等科別,在鎮西堡及泰崗兩部落進行大規模的聯合醫療服務,居民聽到消息幾乎都是全家一起來,兩天看診高達400人次,不少居民由於平日忙於農務工作,此行物理治療師的諮詢衛教也頗獲好評。

馬偕紀念醫院在尖石後山的醫療服務項目中,還有一項十分特別的重頭戲就是「急救種子訓練」。為了讓居民在緊急事件發生時,掌握黃金時機「先自救、再等待救援」,每年都會派急診醫學科醫師會同消防急救教官一同前往尖石後山,幫助當地居民提高自救能力。

課程訓練包括心肺復甦術、自動體外電擊除顫器(AED)使用、外傷處理、基礎包紮、異物哽塞、繩索垂降等緊急救護技巧,不論參與者的年齡多大多小,幫助族人提升急救能力,都將成為居民十分重要的生存法則。

簡易穿戴式裝置做篩檢  尖石後山遠距醫療揪「心」病說明圖片

△  馬偕採用穿戴式設備進行心血管疾病篩檢在尖石後山進行遠距醫療服務。

簡易穿戴式裝置做篩檢  尖石後山遠距醫療揪「心」病說明圖片

△馬偕醫療團由洪大川副院長(左)領軍前往尖石居民家中診察。

 

簡易穿戴式裝置做篩檢  尖石後山遠距醫療揪「心」病說明圖片

△馬偕投入急救種子訓練幫助尖石居民學習急救技巧。

 

簡易穿戴式裝置做篩檢  尖石後山遠距醫療揪「心」病說明圖片

△馬偕尖石醫療團前往當地為民眾看診,圖為骨科部主任盧永昌看診情形。

 

簡易穿戴式裝置做篩檢  尖石後山遠距醫療揪「心」病說明圖片

△尖石鄉秀巒衛生室護理師李紫寧(中)向家醫科主任詹欣隆醫師說明病人用藥情況。

 

簡易穿戴式裝置做篩檢  尖石後山遠距醫療揪「心」病說明圖片

△馬偕醫療團復健諮詢讓尖石居民學習各種姿勢及動作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