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國中男生沈迷於網路遊戲,端午連續假期更是廢寢忘食,收假後早上爬不起來,不想回學校,當父母沒收網路和3C產品使用時,便出現脾氣暴躁、髒話連篇,無法收心上課,家長帶到兒童心智科門診後,醫師診斷為網路成癮建議住院治療,而在會談過程中發現父母也是手機重度使用者,提醒家長應以身作則,以免讓親子關係疏離影響正常學習與發展。
致力投入過動兒醫療的馬偕紀念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表示,許多因沈迷於網路使用者的青少年,已形成社會脫離現象,這種青少年會出現表情呆滯、社會萎縮、嚴重自我封閉,且往往伴隨肥胖或營養不良等兩極化問題。
過去許多民眾認為過動兒就是「坐不住、很好動」,但臨床上發現,坐在電腦前不動如山的孩子,往往不僅僅「注意力」有問題,而是合併了網路成癮、情緒障礙、干擾性情緒障礙、反社會人格形成、藥物濫用等問題,若不及早正視、導正與處理,長大後還可能出現邊緣性人格異常或憂鬱症,像這名14歲的青少年,即可能合併嚴重缺乏社交接觸及人格異常問題。
臧汝芬表示,幫助這類型的青少年需要藥物、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介入的治療模式非常重要,安排會談、治療且規劃活動,更重要的是「要讓病人相信你在幫助他」,才會漸收成效,幫助其走出成癮問題,回歸正常生活。
此外,孩子網路成癮的形成與治療過程中,父母絕對是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臧汝芬不諱言的說:「家長與孩子應該一起參與治療才對!」因此推動成立「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期待提高大眾對專注力失調與網路成癮等問題的關注與認識,並透過正確的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幫助改善這類現象。
臧汝芬醫師將於6月19日(星期日)下午1:30假台北科技大學綜合館B1第二演講廳(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一號)舉辦「認識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衛教講座,分析現在孩子的情緒養成、如何建構孩子的快樂童年與打造優質的家庭互動等,講座免費免報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