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中國時報 |
記者 |
趙靜瑜 |
日期 |
104年9月11日 |
版面 |
|
標題 |
新創歌仔戲 搬演馬偕奉獻史 |
歌仔戲「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創新演繹當年馬偕來台的醫療傳道事蹟。(王英豪攝)
今年是馬偕醫院成立135周年,台灣戲曲學院與馬偕醫院以馬偕一生奉獻台灣的感人故事為題材,推出新創歌仔戲《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重現馬偕百年前遠渡重洋初抵台灣宣教奉獻的歷史。
舞台上飾演年輕馬偕的新秀張蕎薇、身穿舊式西裝,手提皮箱,濃妝臉上猶見清秀,也傳達了馬偕初抵淡水的熱切奉獻之情。
馬偕博士是蘇格蘭裔的加拿大長老教會牧師,1872年來台,終其一生認同台灣,以淡水為據點,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院「滬尾偕醫館」,同時建立北台灣第一所西式學校「牛津學堂」,以及首開台灣女子教育風氣的「女學堂」,對在地醫療及教育貢獻良多,更積極傳播福音,是台灣北部教會的創始者,影響至今依舊深遠。
這齣戲由從兩年前先在淡水捷運站首度推出外台戲,一開始只演一小段,結果人群開始累積,還有觀眾邊看邊掉眼淚,這樣的試演讓馬偕醫院副院長張文信非常有信心,在巡演花蓮、台東之後,去年在大稻埕戲院售票演出,獲得不錯的票房,今天起將在台北國父紀念館演出兩場,挑戰3千人舞台。
擔任指導,也是最佳後援部隊的國家文藝獎得主唐美雲說,過去歌仔戲有很多故事都很教化人心,「但以外國人為主角改編成歌仔戲,非常少見,這次選材馬偕,希望觀眾聽見了歌仔戲很好的唱念,也了解馬偕博士疼台灣,愛台灣的故事。」
唐美雲說,這齣歌仔戲以最在地的「台灣新歌仔調」來呈現一個阿兜仔如何以正港台灣人自居,並為台灣奉獻一生的故事,深具意義。「馬偕博士當年立刻學台灣話,講得非常流利,他一心要融入台灣社會,也正因為如此,用歌仔戲來呈現他的一生,完全沒有違和感。」
該劇由呂瓊珷擔任導演,吳秀鶯編劇,演員都是台灣戲曲學院學生以及在唐美雲劇團工作的校友,平均年齡20歲。
馬偕曾說:「我一生的歡喜都在這裡,我人生的青春都奉獻給這塊土地。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這裡就是我最後的厝兜。」這段詩也由戲曲作曲家劉文亮譜成樂曲在劇中演出,劉文亮去年因病逝世,每演到這一段,總讓系上師生淚水無法停止。
媒體 |
自由時報 |
記者 |
吳柏軒 |
日期 |
104年9月11日 |
版面 |
|
標題 |
為台奉獻一生 歌仔戲傳唱馬偕義行 |
一百多年前,來自加拿大的馬偕博士為了傳教,曾登歌仔戲台大演關公,一百多年後台灣人懷念其人其情,推出現代歌仔戲曲《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讓大鬍子開口演繹台語戲劇精華,傳唱馬偕犧牲奉獻、愛台愛民的感人大愛。
馬偕醫院與台灣戲曲學院合作演出歌仔戲,今、明兩天在國父紀念館上演。(記者方賓照攝)
蘇格蘭裔加拿大長老教會牧師馬偕在一八七二年來台傳教,開醫院辦學堂,終其一生認同台灣,以淡水人自居。台灣戲曲學院、馬偕紀念醫院攜手推出歌仔戲曲,今、明兩日在國父紀念館盛大演出。
馬偕紀念醫院行政副院長張文信說,當年馬偕曾登上舞台演出歌仔戲中的關公,親民作風、以教育和醫療等方式,取得民眾信任,成功傳教並奉獻一生給台灣,盼用現代歌仔戲紀念其人其事。台灣戲曲學院校長張瑞濱說,該戲由坐科(學藝)十年以上的學生擔綱演出,要觀眾帶著手帕入場,「一定會被感動到落淚!」
國家文藝獎得主、台灣歌仔戲名伶唐美雲也認為,這齣戲融合創新與傳統,用寫實方式呈現西方人色彩,但取材上忠於史實,因馬偕博士的台語非常好,更是古老台語,不用刻意轉換腔調,呈現原汁原味;也因服裝不同,西服少了水袖,故融入現代舞身段,呈現一種優雅,音樂亦有巧思,全方位提升歌仔戲層次。
媒體 |
自由時報 |
記者 |
吳柏軒 |
|
日期 |
104年9月10日 |
版面 |
|
|
標題 |
西方大鬍子登主角 歌仔戲傳唱馬偕故事 |
百年前來自加拿大的馬偕博士為了傳教,曾經在台灣鄉民鼓舞下,登上傳統歌仔戲台演出關公角色,百年後台灣戲曲學院與馬偕紀念醫院攜手,推出《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戲曲,並將在國父紀念館演出,傳唱其一生為台灣犧牲奉獻的大愛精神。
1844年生的蘇格蘭裔加拿大長老教會牧師馬偕,在1872年來台,以淡水為據點傳教,學習台語,開辦「滬尾偕醫館」、「牛津學堂」等,對在地醫療及教育貢獻良多,終其一生認同台灣,以淡水人自居,曾說:「我醫生的歡喜都在這裡,我人生的青春都奉獻給這塊土地。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這裡就是我最後的厝兜。」
馬偕紀念醫院行政副院長張文信說,當年馬偕為了與民眾拉近距離,曾登上舞台演出歌仔戲中的關公,親民作風、以教育和醫療等方式,取得民眾信任,成功在早期淡水地區傳教,並奉獻一生給台灣,感動之餘決定投入新戲製作。
台灣戲曲學院校長張瑞濱說,與馬偕醫院互動良好,學生受傷都去看診,也興起用戲劇創作來交流,找來校內資深傳統戲曲師資編劇製作,由坐科10年以上的學生為演員,2013年便推出馬偕博士的故事劇,大獲好評,展開巡演,更獲邀登上國父紀念館。
國家文藝獎得主、台灣歌仔戲名伶唐美雲也認為,這齣戲融合創新與傳統,用寫實方式呈現西方人色彩,但取材上忠於史實,因馬偕博士的台語非常好,更是古老台語,不用刻意轉換腔調,呈現原汁原味,也因服裝不同,西服少了水袖,故融入現代舞身段,呈現一種優雅,音樂亦有巧思,屬於全方位提升歌仔戲層次,而10月24日、25日該戲也將在台南文化中心上映,更特別支援演出,期待民眾進劇場一同享受。
媒體 |
中嘉新聞 |
記者 |
劉德妤 |
|
日期 |
104年9月10日 |
版面 |
|
|
標題 |
創新歌仔戲 重現馬偕博士精神 |
為慶祝馬偕紀念醫院成立135周年,國立台灣戲曲學院特別策劃演出創新歌仔戲『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希望重現馬偕博士遠渡重洋抵台宣教與醫治民眾的情景。
媒體 |
蘋果日報 |
記者 |
|
|
日期 |
104年9月10日 |
版面 |
|
|
標題 |
歌仔戲主角是外國人 究竟演什麼故事…… |
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演出馬偕醫生故事。戲曲學院提供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與馬偕醫院合作,製作《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是歌仔戲有史以來首度嘗試以來台西方人為主角演出,明天將在台北公演。戲曲學院表示,期待透過經典歌仔戲文化浸潤的深度,傳唱馬偕博士的愛與希望,讓他大半生歲月奉獻在奉獻台灣的故事,為社會帶來療癒力量。
戲曲學院表示,百年前馬偕博士奉獻台灣一生的精神,令台灣民眾感動,今年該劇已在在花蓮、台東、宜蘭及新竹等地巡演,獲得很大迴響,明後兩天更將在國父紀念館登台演出,將馬偕超越國界無私奉獻的大愛故事,呈現給台北的觀眾。
台灣戲曲學院歌仔戲演出馬偕醫生故事。戲曲學院提供
媒體 |
中國時報即時 |
記者 |
王英豪 |
|
日期 |
104年9月10日 |
版面 |
|
|
標題 |
「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歌仔戲 全台巡演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超過百位師生的合作下創新演繹現當年馬偕博士的醫療傳道事蹟。(王英豪攝)
慶祝馬偕紀念醫院設立135週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150週年,「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歌仔戲將展開全台巡演,用最具台灣特色的傳統戲曲,在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超過百位師生的合作下創新演繹現當年馬偕博士的醫療傳道事蹟。
媒體 |
台灣醒報 |
記者 |
游昇俯 |
|
日期 |
104年9月10日 |
版面 |
|
|
標題 |
台灣子婿:馬偕 歌仔戲說動人故事 |
《大湧來拍岸》成功的將加拿大長老教會牧師馬偕來台傳教行醫,由信仰引領奉獻的大愛精神詮釋出來。(photo by 游昇俯/台灣醒報)
「水若有岸船來偎/心若堅定不怕磨…因為有真主來引領/黑暗過去是天明。」反串馬偕的年輕女演員雖然外表青澀,但歌仔戲的唱腔與肢體工夫卻成熟而精準,成功的將加拿大長老教會牧師馬偕1872年來台傳教行醫,不畏離鄉艱苦,由信仰引領奉獻的大愛精神一一詮釋出來。
為慶祝馬偕紀念醫院成立135週年暨長老教會來台150週年,國立台灣戲曲學院與馬偕醫院攜手合作策畫《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9月11、12日將在國父紀念館上演。10日彩排記者會上,舞台的紗幕投影出馬偕當年登岸時的黑白寫真與淡水滬尾風光,讓觀眾更能體會穿越時空的深刻歷史感。
《大湧來拍岸》全劇由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與戲曲音樂學系同學擔綱演出,戲曲學院校長張瑞濱表示,同學們雖是初試啼聲,表現卻相當亮眼,希望透過這樣一齣經典好戲,讓台灣民眾深入了解馬偕的奉獻精神。
此次演出也深獲唐美雲歌仔戲劇團鼎力支援,唐美雲表示,歌仔戲有不少講述忠孝節義、教化人心的劇目,但少有來自「在地」、「感動人心」的故事,台灣人都知道馬偕,但不見得知道馬偕的故事,「這齣戲可以讓台灣民眾認識這個來台落地生根的馬偕博士,從他身上體會愛台灣的精神,學習如何真正的愛台灣。」
媒體 |
中央社 |
記者 |
鄭傑文 |
|
日期 |
104年9月10日 |
版面 |
|
|
標題 |
創新歌仔戲 重現馬偕精神(圖) |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與馬偕醫院合作「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歌仔戲10日在國父紀念館彩排,馬偕醫院副院長張文信(左3)、唐美雲歌仔戲團長唐美雲(中)、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校長張瑞濱(右3)共同推薦。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與馬偕醫院合作「大湧來拍岸—台灣子婿•馬偕」歌仔戲全台巡演台北場10日在國父紀念館大會堂彩排,是歌仔戲有史以來首度嘗試以來台西方人為主角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