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生醫發展中心動物實驗證實PEDF有效減緩肝硬化

日期: 2013-07-17 | 來源: 公共事務課 4146    

PEDF直接刺激幹細胞增殖 幫助修復組織功能

刊登於美國病理學雜誌並取得美國專利

由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施壽全與眼科資深主治醫師曹友平率領的研究團隊發現,「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之多胜肽中,有一型可抑制肝臟星狀細胞活化而減少肝纖維化,進而有效減緩肝硬化;另一型則可直接刺激肝臟幹細胞增殖,幫助肝臟自行修復。此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病理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並獲美國專利,未來臨床應用可望嘉惠廣大肝病患者。

PEDF是一種蛋白質,1989年首次由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分泌物中分離發現的多功能蛋白,近年來研究多著重於血管增生性疾病及視網膜疾病。馬偕紀念醫院生醫發展中心主任陳裕仁表示,幹細胞研究目前是馬偕核心醫學研究項目之一,團隊發現PEDF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功能的修復因子,甚至能活化幹細胞,使受損的組織恢復功能,進而針對不同組織展開相關研究,最後在肝臟與眼角膜領域上的成果表現最為亮眼。

再生醫學 PEDF有效刺激幹細胞增殖 修復組織功能

根據衛生署101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仍位居第九位,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胃腸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施壽全表示,肝硬化肇因為病毒性、酒精性或藥物性傷害所造成的肝臟發炎,在長期的損害及修復過程中,導致肝臟細胞損傷,並活化星狀細胞(hepatic stellate cell),使肝臟纖維化、硬化,最終導致肝功能衰竭。

肝硬化的病程緩慢,亦難早期發現,臨床上分為代償性、失代償性及肝衰竭三期,當發展至失代償性時,患者大多只能等待肝臟移植,做為最後的治療方式。

施壽全表示,異體肝臟移植須考量排斥問題,醫界期望以自體肝臟幹細胞(liver-derived progenitor cells)移植手術替代異體肝移植,但受限於自體肝臟幹細胞體外增殖能力不足,至今未能在臨床上有所突破。

馬偕研究團隊經由動物實驗發現,PEDF 44型短胜肽不僅可促進自體肝臟幹細胞在體外擴增的能力,甚至可以直接刺激體內肝臟幹細胞增殖,幫助修復肝臟功能。

抑制星狀細胞活化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有助減緩肝硬化

目前肝硬化研究多以抗病毒藥物為主,馬偕研究團隊則將研究重點聚焦於如何抑制星狀細胞活化,減緩肝臟病變前期產生纖維化的過程。

曹友平表示,透過動物實驗,研究團隊以四氯化碳或硫代乙醯胺之化學性誘發的肝纖維化,在肝臟局部地區以基因傳送方式大量產生PEDF 34型短胜肽,發現可抑制肝臟星狀細胞活化而減少肝纖維化,有效減緩肝硬化,此項突破性發現,除刊登於專業知名期刊外,並已取得美國專利。

施壽全表示,未來PEDF 短胜肽可望發展為新穎藥學組合物,達成保護肝臟、減緩肝硬化,甚至成為抗肝炎病毒藥物的輔助藥物,造福肝病患者。 

此外,幹細胞增殖效果於眼表面輪部幹細胞(limbal stem cell; LSC)成果同樣顯著。曹友平表示,輪部幹細胞負責角膜更新,其「數量」為眼表面重建成功的關鍵。動物實驗證實,PEDF 44型短胜肽不但能夠促進輪部幹細胞增殖,亦可增加輪部幹細胞數目並保持輪部幹細胞的分裂潛力,同時具有顯著促進角膜傷口癒合的效力。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幹細胞權威雜誌「幹細胞」期刊(Stem Cells),而相關專利亦提出申請中。

以上研究成果並將在明天登場的生技大展(7月18日至21日,南港展覽館)展出,透過馬偕生醫發展中心與國內外生技製藥業者媒合,朝向發展臨床治療藥物邁進。

生醫發展中心動物實驗證實PEDF有效減緩肝硬化說明圖片

研究人施壽全副院長(左)、眼科資深主治醫師曹友平(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