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內科暨感染科
登革熱
登革熱 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科 專員 李聰明 自民國31年在台灣地區發生一次很大的登革熱流行,依當時的相關單位的估算,約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罹患,光復後數十年內未再暴發登革熱的流行。 一直到了民國70年開紿陸陸續續地在台灣南部如屏東縣、高雄縣、高雄巿和台南縣等縣巿有流行的發生,在其他縣巿則極少當地感染者。 因為觀光的逐漸開放,因而在這些感染的個案中有部分病例是為境外移外的感染者。而民國76年以後發生的流行大部分以第二、三、四型登革熱流行病毒為主,其亦均來自本土病例中分離出的病毒體。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預防醫學研究所的資料中,今年一月初至五月底共有30例的登革熱感染病患,其均為境外移入的個案。登革熱在型態上又分典型登革熱(classic dengue fever)和出血性登革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 其分別以不同程度的病狀呈現。典型登革熱或可稱之為原發性登革熱(primary dengue )病患是以發高燒、頭痛、厭食、腹部、肌肉、關節等處出現非常疼痛,以及後眼窩痛和皮膚發疹為主要徵候。 人類對於典型登革熱的感受性並沒有年齡及性別上的差異,但大體上小孩的罹患率相對的低於成人,症狀以及經過亦較成人輕微且不太典型,老人的罹患率也比較低。 而出血性登革熱也有人稱之為續發性登革熱(sencondary dengue )或登革休克症候(dengue shock syndrome,DSS)它的特徵在於不正常的血管通透性及不正常的血液凝固機轉;此類的病例可能會產生出血的現象,容易造成挫傷、靜脈抽血位置血流難止,出現細微的瘀疹,牙齦出血或泌尿道或腸胃道出血等,某一部分的病人經過幾天的高燒後,身體上可能會出現循環衰竭的情形,如畏寒、發紺、皮膚上出現斑點、淋巴結腫大和脈博加快以及血壓降低等休克症狀;主要侵犯2-10歲的兒童,而某些次流行爆發時,也會如這次的腸病毒一樣也會波及成人。 造成登革熱感染的病毒,是因為黃病毒科(Flaviviridae)裡的黃病毒屬(Flavivirus)中的登革熱病毒亞屬所引起的,而在登革熱亞屬裡面共有4種登革熱病毒,依抗原性的差異,,別被稱做第1、2、3、4型。 在台灣地區,一般主要為人與病媒蚊間的傳染途徑,而主要的病媒蚊為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和埃及斑蚊(Aedes aegyti),病媒蚊在叮咬感者的血液後8到12天后,則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其傳播病毒的時期可能長達3個月之久。 前幾年在台灣地區引起流行的登革熱,其所影響的情況,相信大家是仍記憶猶新,然而應如何的加以預防及管制呢? 這則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基本上居民們應作好清除孳生源的工作,包括住家周圍環境,凡會積水的器皿、報廢的輪胎、瓶瓶罐罐的容器等物品或水溝均應去除污水並加以清洗,可能的話並加入消毒劑以消毒,居住於高感染區的住戶,應加裝紗門、紗窗,進出入宜穿著長袖衣服及長褲,而身體的暴露部位最好能夠噴塗防蚊劑等,以儘可能避免被病媒蚊叮吮到為原則。 尤其在颱風過後,更可能會擴大成一流行,所以一旦發現感染個案應及時的就醫,以防病情的延誤;而醫療院所應主動地在24小時內通報當地的衛生相關單位,病患在退燒以前,應預防其被病媒蚊叮吮,病房中或加裝紗門、紗窗,或噴灑殺成蚊藥劑或殘留性殺蟲劑,病人應睡於蚊帳內或限制其活動的區域以防再被病媒蚊的叮咬而傳播開來。登革熱雖可怕,但是可預防的,不過這是需要動員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大工程,也唯有如此,政府衛生機關與民間的通力合作,才能戰勝登革熱的侵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