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在一般民眾盛行率約2.8%~10%,最常見於自然生產時,肛門擴約肌損傷。其表現的症狀為固體或液體的大便不自主的從肛門漏出來,嚴重程度要看漏出頻率和漏出量而定,可分為輕微、中等以及重度大便失禁。
輕微程度的大便失禁
表示曾經有液體大便漏出的經驗,或偶爾有無法控制的固體大便漏出情形,或有規則性大便失禁的情形。
中等程度的大便失禁
每個月都有大便漏出或每年都有無法控制的固體大便漏出的情形,或常常有大便失禁的情形。
重度的大便失禁
每週或更多時候常常有大便漏出的情形,或每個月常常有固體大便漏出的情形。
大便失禁常常與尿失禁症狀合併發生,這可能與骨盆腔肌肉鬆弛有很大的關係,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但是年輕男性發生率比年輕女性高,而年長女性發生率卻比年長男性高。這是否與生產及女性荷爾蒙的狀態有關,目前尚不清楚。
另外,社經地位較低、失能的病人(如中風)、健康情形較差的病人(如憂鬱症沮喪)、時常有腹瀉或便祕情形,或手術後併發症,例如切除痔瘡、括約肌切開術、肛門廔管手術、括約肌整形、直腸脫垂修補等,都比較容易發生大便失禁的情形。
大便失禁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行為治療和手術治療。
一、藥物治療
可使用止瀉劑、三環抗憂鬱劑,改變大便的濃稠度,平日多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也會有幫助。如果是因為便祕引起的大便失禁,可使用一些瀉劑 。
二、物理治療
教育病人練習放鬆腹部肌肉同時收縮肛門括約肌,訓練方式包括在肛門口放置一水球,當水球灌水漲滿時,肛門括約肌可練習收縮,或者可用肌電圖輔助,即可看見括約肌收縮的強度。
物理治療的成功與否,要看病人的合作程度和病人對治療的原動力,但是對於那些肛門部分感覺缺失以及括約肌鬆弛的病人,物理治療的效果比較好。
三、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最主要是針對骨盆肌肉型態有異常的病人,手術合併物理治療和手術比使用單一種治療方法,對於改善大便失禁的效果更好。
對於那些與便祕以及腹瀉有關的大便失禁病人,使用保守療法並且合併教育病人調整飲食和大便習慣,或者使用藥物藉以改變大便粘稠度,大約有60~90%的機率可改善。至於保守性療法失敗的病人以及骨盆肌肉鬆弛,或者是對於肛門擴張感覺缺失的病人,可使用物理治療的方法。藉由訓練骨盆底肌肉的強度來改善大便失禁的情形,治療的功率大約可達60%。
在婦產科門診裡,最常見還是與生產有關的括約肌損傷,這種病人通常可經由修補手術獲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有大便失禁的病人,臨床上還是要仔細評估,才能做出對病人最有利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