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骨盆腔脫垂手術前接受尿路動力學檢查的意義

3858    
TAGS

骨盆腔脫垂手術前接受尿路動力學檢查的意義衛教單張QRCODE

【骨盆腔脫垂手術前接受尿路動力學檢查的臨床意義 】

骨盆腔脫垂的定義是骨盆腔因支撐系統的弱化,使骨盆腔臟器脫離正常的解剖位置膨出至陰道,嚴重者甚至會垂出至陰道外。脫垂影響的範圍包括陰道前面的膀胱(膀胱下垂)、後方的直腸(直腸膨出)及頂部的子宮(子宮下垂)。骨盆腔脫垂所引發的各種不適症狀,將會影響日常的生活品質。下泌尿道功能障礙便是骨盆腔脫垂最常合併的症狀之一,其中包含膀胱的儲尿及解尿症狀,如尿失禁、頻尿、膀胱過動症、解尿困難及尿液滯留等。
  程度嚴重的骨盆腔脫垂患者,通常需接受骨盆腔重建手術。而在手術前,建議接受尿路動力學檢查,其目的是希望在術前能對患者的膀胱功能有所了解。以下內容將針對尿路動力學檢查,在脫垂手術前所扮演的角色,分別從診斷價值和治療價值兩方面做探討。

1.骨盆腔脫垂合併術前有尿失禁

診斷價值:大約有40%的脫垂患者會合併有尿失禁的情形,而這些有尿失禁的族群中約有70~75%經尿路動力學檢查被診斷出有應力性尿失禁 (urodynamicstress incontinence)的情形。

治療價值:治療的方式可選擇脫垂和尿失禁手術同時進行,或者以階段性手術方式,即先進行脫垂手術,再評估術後尿失禁的情形,以決定是否進行尿失禁手術。同時進行脫垂和尿失禁手術固然可以同時解決兩個問題,但卻也可能增加副作用,如術後的解尿困難、尿滯留及逼尿肌過動(detrusor 
overactivity)等。

2.骨盆腔脫垂合併術前有潛在性尿失禁

診斷價值:所謂潛在性尿失禁是指在脫垂情況下,因尿道受壓迫而未呈現尿失禁,但在脫垂的部位復位後,便出現尿失禁的情形。大約有60%的脫垂患者不會有尿失禁的情形,但在骨盆腔重建術後卻有36~80%不等的機率產生尿失禁。在術前進行尿路動力學檢查時,可暫時先將脫垂的器官復位,藉此可得知是否合併有潛在性尿失禁的情形。
治療價值:當兩者合併存在時,治療的方式仍可選擇脫垂和尿失禁手術同時進行,或者先進行脫垂手術,之後再評估術後有否尿失禁的情形。同時進行脫垂和尿失禁手術,術後出現新生性逼尿肌過動的機率將顯著增加,據先前的報告顯示,其增加幅度約在6~30%之間。

3.偵測預計接受手術之患者是否有逼尿肌過動

在接受脫垂手術前做尿路動力學檢查,來偵測是否合併有逼尿肌過動的情形,其診斷價值似乎有限,因為約一半有頻尿、急尿、夜尿等膀胱過動症的患者,在尿路動力學檢查中,是偵測不出逼尿肌過動的。儘管如此,術前的尿路動力學檢查中,若有尿肌過動的存在,仍可作為考量是否進行手術或可能術後造成尿肌過動症狀更加惡化的參考。

4.骨盆腔脫垂合併解尿困難或尿液滯留

許多骨盆腔脫垂患者會合併有解尿困難或尿液滯留,因長期無法將膀胱有效排空,恐有導致腎臟功能受損之虞。雖然尿路動力學檢查裡的各項指標並無法適切的預估術後能否改善解尿困難或尿液滯留等問題,而使其治療價值受限,但其診斷價值卻不容忽視,因若發現有解尿困難或尿液滯留情形時,給予適度的膀胱訓練或自我導尿等方式來有效排空膀胱,將可預防日後腎臟功能的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