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尿失禁與治療

5430    
TAGS

尿失禁與治療衛教單張QRCODE

【尿失禁與治療】

尿失禁是婦女常見且困擾的疾病之一,隨著年紀的增長其盛行率也逐漸提高,所謂尿失禁指的是「無法用意識控制、不自主的尿液漏出」現象。產生的原因,包括:因懷孕或生產帶來的骨盆腔底肌肉、韌帶和神經損傷;因停經後雌激素的缺乏造成尿道黏膜的萎縮老化;因內科疾病、脊髓損傷、腦部疾病、骨盆腔手術所引起的神經損害、或是膀胱功能不良等,都可能產生臨床上不同程度的尿失禁。
    尿失禁雖不至於對生命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但對生理或心理層面都可能造成傷害:如泌尿道感染、因長時間使用棉墊造成的陰部皮膚潮溼潰瘍、發炎。以及身上可能存在的尿騷味使得外出社交活動變少、自尊心降低、沮喪憂鬱,甚至進一步引起性生活的障礙。
    尿失禁背後可能蘊藏著許多複雜的因素,一般而言,尿失禁的種類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暫時性尿失禁:
因泌尿道感染、停經後的萎縮性陰道炎、過多尿液產生(如糖尿病、鬱血性心衰竭、高血鈣)、精神方面疾病或服用某些藥物所造成,只要針對根本的原因治療即可獲得緩解。
二、應力性尿失禁:
因解剖構造上支持膀胱頸及尿道的韌帶或肌肉鬆弛,或是尿道本身關閉功能不良,病患導致咳嗽、大笑、打噴嚏、抬起重物等腹腔內壓力上升時,膀胱頸及尿道無法提供足夠的收縮力,而有尿失禁的情況發生。
三、急迫性尿失禁:
在尿失禁發生之前,會有急迫性想要解尿的感覺。因某些特定狀況,例如聽到流水聲或是洗手時,會有急迫性想要解尿的感覺,接著發生尿失禁。
四、混合性尿失禁:
同時有應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
五、溢滿性尿失禁:
因神經病變使得膀胱收縮不良、或是因嚴重骨盆腔器官脫垂而造成膀胱出口被壓迫阻塞,導致因尿液滯留,膀胱內壓過度增加引起尿液漏出,此類患者可能抱怨有頻尿、解尿速度減慢、解尿變得遲疑(不能立即解尿,必須等待一段時間)、解尿無法持續而滴滴答答的,或是臨床上有殘餘尿量增加的情形。
六、分流性尿失禁:
因結構上的異常使得下泌尿道的連續性受到破壞,常見的原因如生殖泌尿道廔管或尿道下憩室等,此種尿液漏出通常是持續性的,和日常活動不相關。
    當出現尿失禁症狀時,應尋找醫師做初步的問診、身體檢查、骨盆腔內診和基本的檢查,包括尿液檢驗、棉墊測驗等,必要時須進一步安排尿動力學檢查,以釐清尿失禁的種類與發生原因,作為未來治療的依據。
   治療方面,須根據尿失禁的原因與嚴重程度來擇適當的治療。一般可分為手術和非手術治療。常見的非手術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骨盆腔底肌肉收縮運動、骨盆腔底電刺激療法等。
    手術治療主要是針對病情較嚴重,或是經非手術治療失敗的應力性尿失禁的患者,目前的主流是以傳統恥骨後膀胱頸懸吊手術以及無張力性中段尿道吊帶手術為主。恥骨後膀胱頸懸吊手術的成功率可達7成。近幾年發展出微創性的無張力性中段尿道吊帶手術,其成功率則可達8成以上。
    尿失禁在婦女族群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約30%以上的婦女有這樣的困
擾,但大多數的患者卻因尷尬,不願意主動尋求醫療幫助,而使得病情日益嚴重。其實,經由醫師詳細的問診檢查和正確的診斷,絕大多數的患者是能夠得到改善或治癒的,因此期盼每個因尿失禁而苦惱的婦女,都能夠勇敢接受適當的治療,一起揮手向尿失禁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