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更小』的子宮頸切除手術(冷刀式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

婦癌科主治醫師 陳楨瑞 4708    
TAGS

『更小』的子宮頸切除手術(冷刀式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衛教單張QRCODE

避免根除性子宮頸部切除手術併發症的條件下,使用更嚴格的篩選條件來選出並施行『更小』的子宮頸切除手術(例如冷刀式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是可行的嗎?

 

在積累了許多早期子宮頸癌手術治療的經驗後、與參考最近越來越多文獻報告後,某些特定嚴格的情況下,嘗試再度將手術規模縮小成,已成為當今治療的趨勢。舉例來說,女性乳腺癌和外陰癌的手術規模,目前趨勢下更保守,也比我們以前年代施行的術式更小。縮小手術規模,著眼的是在不降低手術治療效果下,一併降低手術帶來的相關併發症。因此,以較大規模的子宮頸圓錐切除術(冷刀式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來替代根除性子宮頸部切除術,如果可以達到相同的治癒效果,當然也一併降低上述因為根除性子宮頸部切除術帶來的術後與妊娠併發症,更能達到生育保留的目的。

 

在此類接受冷刀式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的病例中,臨床醫師爭論最大、且最值得懷疑的的部份,就是子宮頸旁結締組織(頭韌帶)摘除與否?這組織上是否有癌症擴散機率,須一併切除?根除性子宮頸部切除術的手術中,子宮頸旁結締組織切除的範圍與必要性,仍在爭論不休。在一些醫學前輩使用腹腔鏡進行子宮頸癌患者的骨盆腔淋巴腺摘除(廓清)術後,透過臨床上觀察與病理學研究後,推論出病理下子宮頸旁結締組織的癌細胞浸潤和骨盆腔淋巴結轉移,極大比率上有子宮頸癌細胞侵犯組織內淋巴血管間隙(LVSI)相關[11]。反之,子宮頸癌原發部份,若沒有侵犯組織內淋巴血管間隙(LVSI),而骨盆腔淋巴結亦沒有轉移,則通常代表了子宮頸旁結締組織沒有被癌細胞浸犯,也就是手術中可以考慮不切除這個部份。文獻報告,原發腫瘤最大徑 ≤ 20 毫米,癌症細胞子宮頸間質侵入 (stromal invasion)≤ 10 毫米時、且病理證實沒有骨盆腔淋巴結轉移的條件下,預估子宮頸旁結締組織被侵犯可能僅為 0.6% [12],[13]。使用更嚴格的選擇標準(限制)來在選擇更小規模手術的思考下是合理的,最大的要求是絕對不能影響疾病治療的效果。

 

早期子宮頸癌患者,選擇患者接受冷刀式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的『更嚴格』選擇標準如下:

(基本上,此類患者均需要符合接受根除性子宮頸部切除術的選擇條件,然而還需要更多的條件)

 

1.肉眼觀察下腫瘤大小≤15 或 20 mm,間質浸潤深度(核磁共振掃描下)≤10mm [12]
2.或原發腫瘤體積於影像檢查(核磁共振掃描下)的測量 ≤500 mm3(長徑2*深徑*1/2)[13]
3.疾病分期屬於病理微觀疾病的IA1和IA2期當然是最佳選擇
4.病理下沒有組織內淋巴血管間隙被癌細胞侵犯(LVSI)

 

冷刀式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治療極早期子宮頸癌的初步結果,在回溯性研究中,與傳統接受根除性子宮頸部切除術的患者相比下,冷刀式子宮頸圓錐切除手術顯示出相類似的疾病預後與存活率,但是顯著降低了術後合併症,而且術後患者具有較佳的生育能力,較佳的周產期結果 [7,8]。 現在,美國與義大利已經分別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前瞻性試驗,期待能進一步證實這個結果[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