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什麼?!腦瘤手術不需開顱?!淺談腦下垂體腫瘤

31295    
TAGS

什麼?!腦瘤手術不需開顱?!淺談腦下垂體腫瘤衛教單張QRCODE

什麼?!腦瘤手術不需開顱?!淺談腦下垂體腫瘤

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詹雲凱醫師

 

45歲的林先生,最近這幾個月覺得視力越來越模糊,眼睛所看到的範圍也越來越縮小,感覺上好像在隧道內似的,上週在路上開車時,竟然完全沒看到橫向行駛的汽車,就這樣撞了上去,家人覺得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所以把林先生帶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經過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林先生罹患的是「腦下垂體腫瘤」。

腦下垂體
腦下垂體位於腦部最底部的位置,在掌管眼睛視覺的視神經交叉下方,是人體的「內分泌中樞」。腦下垂體重量不到1公克,但卻分泌許多種的賀爾蒙來調控全身的內分泌機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結構。

腦下垂體腫瘤
腦下垂體又分為「前葉」和「後葉」,大多數的腦下垂體腫瘤是從腦下垂體的前葉長出來的。絕大多數的腦下垂體腫瘤都是良性的,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

腦下垂體腫瘤的症狀
腦下垂體腫瘤有以下的分類方式:
# 依照腫瘤大小區分:
< 1公分  小腺瘤
≥ 1公分  大腺瘤
# 依照腫瘤是否分泌賀爾蒙區分:
分泌賀爾蒙  功能性腫瘤
不分泌賀爾蒙  非功能性腫瘤
此外,由於腦下垂體是人體的「內分泌中樞」,而且又位於視神經交叉下方,所以常見的症狀有以下幾種:
1. 內分泌功能症狀:
(1) 賀爾蒙分泌過多:
a. 泌乳激素瘤:最常見的「賀爾蒙分泌過多的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體內泌乳激素過高,乳頭不正常分泌乳汁。
b. 生長激素瘤:小孩稱為「巨人症」,身形明顯較一般小孩來得高;成人稱為「肢端肥大症」,手部、足部、前額、下巴、鼻子不正常增大。
c. 庫欣氏病(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瘤):由於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過高,導致高血壓、高血糖、體重增加、皮薄如紙、皮膚不正常色素沈積、皮膚不正常瘀血、骨質疏鬆症……等症狀。
d. 促甲狀腺激素瘤:較罕見,有多動、心跳加快、怕熱、易出汗…等症狀。
(2) 賀爾蒙分泌不足:正常的腦下垂體組織,受到腦下垂體腫瘤的壓迫,造成腦下垂體組織功能低下,產生賀爾蒙分泌不足之情形。
2. 壓迫症狀:
腫瘤過大,產生周邊正常組織的壓迫。常見於過大的腦下垂體腫瘤,壓迫視神經或視交叉,產生視力、視野的症狀,典型的病人可能會有雙眼靠外側(耳側)的視野缺損,感覺上很像在隧道裡面一樣。
3. 無症狀:
這類的腦下垂體腫瘤沒有症狀,在身體檢查或是腦部影像學檢查時才意外發現。
4. 腦下垂體腫瘤中風:
指的是因腫瘤生長與血管生長出現了些問題,導致腫瘤內部出血或是梗塞(缺血)的狀況,因腦下垂體腫瘤中風後壓力會上升,造成周圍正常組織更嚴重的壓迫,這類病人需要緊急處置。

罹患腦下垂體腫瘤,該怎麼辦呢?
先別緊張!倘若您的親朋好友罹患腦下垂體腫瘤,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位合格的神經外科醫師進行評估」!懷疑或確診腦下垂體腫瘤的病人,神經外科醫師可能會安排以下的檢查:
1. 詳細的賀爾蒙檢查:當作是賀爾蒙的基礎數據,之後選擇了適當的治療方式後,還會再定期追蹤賀爾蒙報告。
2. 視力以及視野檢查:如果病人本身有視力或視野的症狀,有可能需要安排此項檢查。
3. 腦部核磁共振或是電腦斷層檢查:詳盡的影像學檢查,可以提供神經外科醫師治療建議的資訊,並且可以當作日後治療成效追蹤的基礎資料。

腦下垂體腫瘤,要開刀嗎?
如果要開刀,是不是要剃頭髮呢?
一般來說,腦下垂體腫瘤的治療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1. 持續追蹤、觀察:當腫瘤大小尚小,沒有對周邊組織產生壓迫症狀,也沒分泌賀爾蒙,可以選擇「持續追蹤、觀察」。
2. 藥物治療:倘若腦下垂體腫瘤是「泌乳激素瘤」,則第一線治療方式可選用「藥物治療」。
3. 手術:
(1) 傳統開顱手術:病人需剃頭髮,開顱手術移除腦下垂體腫瘤,因破壞範圍較大,目前並非主流治療方式。
(2) 顯微鏡經蝶竇移除腦下垂體腫瘤:蝶竇為鼻竇的其中一部分,範圍不大,顯微鏡光線與視線會受到周圍組織的阻擋,目前亦非主流治療方式。
(3) 經鼻內視鏡手術移除腦下垂體腫瘤:由於手術器械與內視鏡系統的進步,「經鼻內視鏡手術移除腦下垂體腫瘤」是目前世界上共通的趨勢,除了有不需剃頭髮、不需開顱手術的優點之外,更有良好的視野與操作空間,是治療的首選。馬偕醫院顱底手術團隊,神經外科詹雲凱醫師至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UPMC)學習手術的解剖構造與流程、耳鼻喉科王瀛標醫師至澳洲Adelaide大學進修手術的技巧,共同提供馬偕醫院的病患完整的治療建議以及選擇。

結論
腦下垂體腫瘤,絕大多數為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雖然如此,也絕對不能放著不管它,更不能放任腫瘤任意的生長。尋求合格的神經外科醫師醫師協助,接受完整的身體檢查,與神經外科及耳鼻喉科組成的顱底手術團隊討論最適宜的治療方式,才能降低腫瘤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