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NOWnews |
記者 |
陳鈞凱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嚇! 她提個菜就喘不過氣 竟是要命罕病 |
莫名發喘,運動能力變差,當心要命的罕病上身!家住4樓的50歲吳女士,過去一口氣爬4樓臉不紅氣不喘,但近2、3個月,體力突然大降,爬個2層樓就得停下來喘個好幾趟,連到市場買菜提東西也覺得快喘不過氣來,變得不想出門,就醫才發現竟罹患罕見疾病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置之不理恐猝死。
馬偕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表示,仔細一問,原來吳女士早在1、2年前就出現輕微症狀,只不過一直以為是感冒或工作太累,並不以為意,惡化就醫已是肺高壓(PH)中的慢性栓塞性肺高壓(CTEPH),接受手術後,易喘的問題解決仍有限,目前配合服藥,病情穩定,已成功擺脫呼吸器。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好發在中年女性,原因不明,罹患率約百萬分之2至3,粗估全台罹病人口約700至1000人,平均年齡約30至50歲,女性略多於男性,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
吳懿哲說,發喘、運動能力下降是肺動脈高壓的兩大症狀,只要持續一個月以上就該警覺就醫,若置之不理不治療,一路惡化,最終右心將受不了壓力而心臟衰竭,出現心因性休克、猝死。
臨床統計,大約7成患者經轉診時已經是「連坐著都在喘」,生活需家人隨時照料,病人情緒普遍低落,且治療意願十分消極。
吳懿哲強調,肺動脈高壓確診後不治療,平均存活不過2.8年,目前健保已有3種不同機轉藥物可供治療,5年存活率由原本的不到3成提高至6至8成,肺高壓可望變成如糖尿病、高血壓一般,雖然仍無法根治,卻可控制的慢性病,民眾應積極診治。
媒體 |
華人健康網 |
記者 |
黃曼瑩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爬樓梯、提重物喘不過氣?肺動脈高壓惹禍 |
家中長輩爬樓梯突然會喘,甚至喘不過氣來,要小心,可能是肺動脈高壓惹的禍!1名50歲吳女士,自從3年前爬樓梯開始容易喘,還有購物提東西感覺喘不過氣來,就醫診斷為肺高壓中的慢性栓塞性肺高壓。
馬偕紀念醫院吳懿哲醫師表示,揪出肺動脈高壓可靠初步篩檢。(圖片提供/馬偕醫院)
什麼是「肺動脈高壓」,其實,就是由於肺動脈壓力過高,因此心臟必須更努力的工作,才能將血液送出;當肺動脈壓力越來越高,心臟負荷就會越來越沉重,最後造成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世界衛生組織則是定義肺動脈壓力在休息狀態時高於25毫米汞柱,即為「肺動脈高壓」。
罹患肺動脈高壓 容易併發心臟疾病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蘇正煌表示,肺動脈高壓一般是因為其他疾病所誘發的併發症。但是,原發性的肺動脈高壓則是因為肺臟動脈內皮細胞產生異常變化,導致肺臟動脈血壓升高,心臟為了將血液成功運送到肺臟,則需要用更高的壓力才能輸送,心臟因而在長期的運作壓力下,進而增加心肺衰竭發生的機會。
罹患肺動脈高壓初期容易疲累、呼吸會喘、運動耐受力降低;之後可能有不明原因的乾咳、心絞痛、肢體末端腫脹,嚴重時會有頸靜脈怒張、腹水產生等。
初步篩檢 可揪出肺動脈高壓
馬偕紀念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表示,大約7成患者經轉診時已經是「連坐著都在喘」,生活需家人隨時照料,病人情緒普遍低落,且治療意願十分消極。其實,肺高壓雖然是複雜度極高的疾病,但透過問診及安排心臟超音波、心電圖及X光等非侵入性檢查,就可以做初步的篩檢,對於高度懷疑的病人則需要做右心導管,才能做最終的診斷。
在治療的部份,這1名患者接受手術後,易喘的問題解決仍有限,再配合服藥,目前病情穩定,已成功擺脫呼吸器,原本心情消極的患者,也變得開朗許多。
馬偕紀念醫院已在心臟科開設「肺高壓特別門診」,透過專業醫療團隊,提供個別化的治療照護,提供患者完整的治療服務,生命也多了一層保障。
媒體 |
中央社 |
記者 |
陳偉婷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易喘體力變差 要命肺動脈高壓惹禍 |
50歲吳女以前身體好,但3年前開始爬2層樓要分段爬,連提東西都會喘不過氣,確診肺動脈高壓。醫師提醒,這種疾病易被輕忽,拖著不治療可能猝死。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蘇正煌今天說,肺動脈高壓一般是因其他疾病誘發的併發症,但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是因為肺臟動脈內皮細胞產生異常變化,導致肺臟動脈血壓升高,心臟為了將血液成功運送到肺臟,需要用更高的壓力才能輸送,心臟在長期運作壓力下,增加心肺衰變機會。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罹患率約百萬分之2至3,粗估全台罹病人口約700名,平均年齡約30到50歲,女性略多於男性,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
馬偕紀念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分享個案吳女的狀況,她本來身體硬朗,運動也還行,但一兩年前開始容易喘,最近3個月則是爬樓梯也拚命喘,以前一口氣可以爬上4樓,現在連2層樓都要分段爬;走路去市場買菜也沿路喘,連提菜都喘不過氣。
吳懿哲說,肺動脈高壓的明顯症狀就是會一直喘,且本來日常駕輕就熟的行為會變的難以執行。很多人一開始容易輕忽,都以為只是感冒、體力變差導致,沒有意識到可能是疾病上身,也有人誤以為是氣喘,等到症狀愈來愈嚴重才轉到心臟內科或胸腔科,平均一名病人確診時間長達2年。
他說,肺動脈高壓患者主要死因都是右心衰竭,因為心臟沒辦法產生足夠收縮力去對抗高壓阻力,沒辦法打出足夠血量,導致心因性休克,就可能猝死,甚至有些過勞死、心肌梗塞猝死的人,都可能有肺動脈高壓不自知。
吳懿哲建議,如果發現日常運動能力下降、容易喘,持續1個月以上就應該就醫。
肺動脈高壓可用藥物治療,吳懿哲說,過去患者發病、完全不治療,平均壽命為2.8年;現在肺動脈高壓就像慢性病,經藥物治療,5年存活率有6到8成。不過,若發現愈晚、治療愈晚就愈來不及。-
媒體 |
好醫師新聞網 |
記者 |
吳建良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肺高壓當成氣喘治 越治越喘 |
台北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懿哲講解病因
家住四樓的50歲吳女士,過去身體硬朗,但三年前開始爬樓梯開始容易喘,到市場買菜提東西也覺得快喘不過氣來,後來從一樓到二樓都成問題,久而久之變得不想出門,經就醫診斷為肺高壓。台北馬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懿哲表示,肺高壓是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與次發性肺動脈高壓的統稱。許多病人過去因為喘而被當成氣喘治療,當喘的症狀愈來愈嚴重時,才會轉診到心臟內科或胸腔科。目前已有不錯的治療方式,鼓勵病人勇敢面對配合治療。
肺高壓中的慢性栓塞性肺高壓,因為病癥與氣喘類似,也因為如此,平均一位病人的平均確診時間長達二年。馬偕紀念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蘇正煌表示,肺動脈高壓一般係因為其他疾病所誘發的併發症,但原發性的肺動脈高壓則是因為肺臟動脈內皮細胞產生異常變化,導致肺臟動脈血壓升高,心臟為了將血液成功運送到肺臟,則需要用更高的壓力才能輸送,心臟因而在長期的運作壓力下,進而增加心肺衰變發生的機會。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罹患率約百萬分之2至3,粗估全台罹病人口約700名,平均年齡約30-50歲,女性略多於男性,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案例中的吳女士接受手術後,易喘的問題解決仍有限,治療的態度一度十分消極,但經醫師鼓勵後配合服藥,目前病情穩定,已成功擺脫呼吸器,心情也變得開朗許多。
馬偕紀念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表示,大約七成患者經轉診時已經是「連坐著都在喘」,生活需家人隨時照料,病人情緒普遍低落,且治療意願十分消極。對此,吳懿哲表示,肺高壓雖然是複雜度極高的疾病,但透過問診及安排心臟超音波、心電圖及X光等非侵入性檢查,就可以做初步的篩檢,對於高度懷疑的病人則需要做右心導管才能做最終的診斷。目前已有不錯的治療方式,鼓勵病人勇敢面對配合治療。
「活著就有希望!」吳懿哲說,目前肺高壓之藥物治療已能明顯看出患者心臟功能的改善,五年存活率由原本的不到3成提高至6-8成,且新藥的研究發展日新月異,未來肺高壓可望變成如糖尿病與高血壓一般,雖然是無法根治的疾病,但屬於可控制的慢性病,希望病人擺脫悲觀,並與醫師配合正向而積極的治療,以改善生活品質。
由於肺高壓臨床表現很容易被忽略,吳懿哲提醒,民眾若在三個月內持續出現易喘症狀或運動能力突然快速下降,例如原本可輕易爬上三層或四層樓的人,突然爬到二層樓就會很喘時,就應該提高警覺,需儘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與治療,將有助於疾病的預後。
媒體 |
中視 |
記者 |
陳玄白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易喘體力變差 「肺動脈高壓」恐要命 |
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工作到三更半夜,消夜又吃得重口味,長時間惡性循環下讓體力越來越差,爬個樓梯就覺得喘到不行,小心您可能是罹患了肺高壓。
肺高壓其實就是肺動脈血壓過高,心臟為了將血液成功送到肺臟,必須更努力的運作,當肺動脈壓力越來越高心臟負荷就會越來越沉重,最後導致心肺衰變初期症狀,稍微動一下就覺得喘,連坐下休息都無法改善。
過去有許多病人都以為自己只是氣喘發作,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想要避免肺高壓,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養成正常作息,早睡早起、飲食清淡並且養成正常的排便習慣,放鬆心情善待自己,才不會給身體太大負擔。
易喘體力變差 「肺動脈高壓」恐要命/圖截自中視新聞
媒體 |
聯合影音 |
記者 |
陳雨鑫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爬2層樓得分段爬 肺高壓差點讓她猝死 |
50歲的吳姓女子,過去身體硬朗,提重物、爬樓梯統統難不倒她,沒想到從3年前開始,她連提重物都會喘,只爬2層樓的樓梯還得分段爬,甚至坐著也會喘,還以為是「老了」才會這樣,結果就診後竟發現是肺動脈高壓,差一點因為拖著不治療,暴露在隨時都會「猝死」的風險中。
台北馬偕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說,吳女很明顯是肺動脈高壓的問題,本來駕輕就熟的動作,卻因為不明原因開始做不出來,像是吳女以前一口氣可以爬上4樓,現在連2層樓都要分段爬;走路去市場買菜也沿路喘,連提菜都喘不過氣。
很多患者對於肺動脈高壓都以為只是感冒、體力變差導致,沒有意識到可能是疾病上身,也有人誤以為是氣喘,等到症狀愈來愈嚴重才轉到心臟內科或胸腔科,平均一名病人確診時間長達2年。
他說,肺動脈高壓患者主要死因都是右心衰竭,因為心臟沒辦法產生足夠收縮力去對抗高壓阻力,沒辦法打出足夠血量,導致心因性休克,就可能猝死,甚至有些過勞死、心肌梗塞猝死的人,都可能有肺動脈高壓不自知。。
媒體 |
蘋果日報 |
記者 |
黃仲丘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只爬一層樓喘到爬不動 肺動脈高壓上身 |
馬偕紀念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黃仲丘攝
家住四樓的50歲吳女士,三年前開始爬樓梯易喘,買菜提東西喘不過氣來,最近惡化成從一樓到二樓都成問題,讓她情緒低落,變得不想出門。就醫後發現,原來是肺高壓(PH)中,因為慢性血栓塞疾病所引起的肺高壓 (CTEPH)在作祟,容易造成流經肺部的血流壓力過高,長期下來,恐導致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吳女士透過手術和藥物控制病況已獲得改善。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蘇正煌表示,肺高壓代表肺部動脈壓力過高,心臟為了將血液成功運送到肺臟,要用更高的壓力輸送血液,心臟長期過勞,因此容易發生肥大、衰竭等病變。蘇正煌說,肺高壓(PH)多因其他疾病所誘發的併發症,像是「左心疾病所引起的肺高壓」、「肺部疾病所引起的肺高壓」、「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所引起的肺高壓」或是「其他疾病或因素所引起的肺高壓」。但如果是先天的「原發性肺動脈高壓」這類的患者,則是因為肺臟動脈內皮細胞產生異常變化,導致肺臟動脈血壓升高。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罹患率約百萬分之2至3,粗估全台罹病人口約700名,平均年齡約30-50歲,女性略多於男性,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
馬偕紀念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表示,肺高壓患者因為會喘,很多病人被當作氣喘治療,當喘的症狀愈來愈嚴重時,才會轉診到心臟內科或胸腔科,也因為如此,平均一位病人的平均確診時間長達二年,大約七成患者經轉診時已經是「連坐著都在喘」。
吳懿哲提醒,民眾如果在三個月內持續出現易喘症狀或運動能力突然快速下降,例如原本可輕易爬上三層或四層樓的人,突然爬到二層樓就會很喘時,就應該提高警覺及早就醫。透過問診、心臟超音波、心電圖及X光等非侵入性檢查,做初步的篩檢。馬偕已在心臟科開設「肺高壓特別門診」,提供肺高壓患者更專門的協助。
媒體 |
ETtoday |
記者 |
嚴云岑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硬朗婦喘到無法爬樓梯 竟是「肺動脈高脈」找上身 |
家住四樓的50歲吳女士,過去身體硬朗,但3年前開始爬樓梯開始容易喘,到市場買菜提東西也覺得快喘不過氣來,後來從一樓到二樓都成問題,就醫診斷為肺高壓(PH)中的慢性栓塞性肺高壓(CTEPH),接受手術後,易喘的問題解決仍有限,吳女士態度一度十分消極,但經醫師鼓勵後配合服藥,目前病情穩定,已成功擺脫呼吸器,心情也變得開朗許多。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蘇正煌表示,肺動脈高壓一般係因為其他疾病所誘發的併發症,但原發性的肺動脈高壓則是因為肺臟動脈內皮細胞產生異常變化,導致肺臟動脈血壓升高,心臟為了將血液成功運送到肺臟,則需要用更高的壓力才能輸送,心臟因而在長期的運作壓力下,進而增加心肺衰變發生的機會。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蘇正煌。(圖/記者嚴云岑攝)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罹患率約百萬分之2至3,粗估全台罹病人口約700名,平均年齡約30~50歲,女性略多於男性,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許多病人過去因為喘而被當成氣喘治療,當喘的症狀愈來愈嚴重時,才會轉診到心臟內科或胸腔科,也因為如此,平均一位病人的平均確診時間長達2年。
馬偕紀念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表示,大約七成患者經轉診時已經是「連坐著都在喘」,生活需家人隨時照料,病人情緒普遍低落,且治療意願十分消極。不過,肺高壓雖然是複雜度極高的疾病,但透過問診及安排心臟超音波、心電圖及X光等非侵入性檢查,就可以做初步的篩檢,對於高度懷疑的病人則需要做右心導管才能做最終的診斷。目前已有不錯的治療方式,鼓勵病人勇敢面對配合治療。
媒體 |
中國時報 |
記者 |
廖珮妤 |
日期 |
105年7月23日 |
版面 |
|
標題 |
炒菜喘不停 50歲婦罹肺高壓 |
沒事喘不停,小心肺高壓!50歲吳女士3年前開始爬樓梯易喘,後來甚至連買菜、用鍋鏟炒菜都氣喘吁吁,就醫後才知道肺高壓惹禍,延誤治療恐猝死。醫師提醒,肺高壓成因很多,除罕見的原發性,包含高血壓、心臟病都可能引起肺高壓,若3個月內運動能力快速變差、易喘,就要趕快檢查。
大約9成以上的肺高壓是因其他疾病產生,多半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只要原本的疾病改善,肺高壓狀況也會跟著改善。不過馬偕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蘇正煌說,有少數的患者,屬於原發性肺高壓,主要是肺臟細胞異常,導致肺動脈血壓升高,心臟為了把血液送到肺臟,需要更用力工作,而增加心肺衰變的機率。
除了診間問診,心臟超音波檢查,也可幫助醫師診斷患者是否有肺動脈高壓。 (廖珮妤攝)
吳女士就是屬於罕見的肺高壓,3年前開始出現輕微症狀,做事容易力不從心,一直以為是感冒或工作太累,到後來甚至演變成出門買菜、拿鍋鏟炒菜、爬2層樓梯都會喘,就醫時病情已經有點嚴重。
馬偕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表示,吳女士接受手術後,配合服藥,病情才終於穩定,目前已經成功擺脫呼吸器,過去因易喘影響生活、心情,也已經改善。
肺高壓常見的症狀是易喘、乾咳、咳血、腳腫、昏厥等,吳懿哲提醒,喘已經比較明顯的病況,最開始的患者多半覺得自己做事容易力不從心,像是走路、購物、做家事都很累,若有相關症狀,應多注意。如果3個月內運動能力快速變差,也要就醫檢查。
吳懿哲表示,早期發現、積極治療都可延緩肺高壓惡化,提高存活率,若持續不理會,患者不僅有心肺衰竭風險,最後也只能走上肺臟移植一途。肺動脈高壓初期很容易與氣喘混淆,患者平均2年才會確診,馬偕已在心臟科開設「肺高壓特別門診」,希望提供病患個別化的治療照護。
媒體 |
自由時報 |
記者 |
吳欣恬 |
日期 |
105年7月23日 |
版面 |
|
標題 |
提個菜就喘不停 原來肺高壓已纏身 |
家住4樓的50歲吳小姐3年前開始爬樓梯就常容易喘,買菜提東西也快要喘不過氣來,後來連從1樓爬到2樓都成問題,越來越少出門,就醫後發現是「慢性血管栓塞性肺高壓」,經過手術配合藥物治療後,病情已有明顯改善。
▲吳懿哲醫師表示,肺高壓患者會出現右心室肥大、衰竭情形。 (記者吳欣恬攝)
馬偕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蘇正煌表示,當肺部動脈壓力過高時,心臟為了將血液運送到肺臟需要用更高的壓力才能輸送,心臟長期過勞,嚴重將導致心臟衰竭。
馬偕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說,肺動脈高壓有數種類型,但只有不到5%的患者是肺動脈本身的問題,其他則為左心疾病、肺部疾病、慢性血管栓塞等疾病引起,需先針對疾病本身治療,如仍有肺動脈高壓的情況,才進一步使用治療肺動脈高壓的藥物。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罹患率約百萬分之2至3,粗估全台罹病人口約700名,平均年齡約30至50歲,女性略多於男性,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
肺動脈高壓最明顯的症狀是喘不停,原本日常生活中習慣做的事逐漸力不從心,晚期會因靜脈血液難以回流,導致腳部腫大,也會因為腸胃道水腫出現食慾不振。越晚發現治療效果越差,早期發現甚至有機會完全痊癒。
吳懿哲提醒,如果3個月內持續出現易喘或運動能力快速下降,可以透過心臟超音波進行初步檢查,如果肺收縮壓大於40毫米汞柱,就需要進一步安排心導管量測肺壓。
媒體 |
人間福報 |
記者 |
|
日期 |
105年7月23日 |
版面 |
|
標題 |
罕病肺動脈高壓 爬樓梯易喘 不理會恐猝死 |
常覺得喘,小心可能引發猝死危機。一名五十歲女性,過去身體還算健康,家住公寓四樓的她,外出買菜上下樓梯都沒問題;但近兩、三個月爬樓梯時愈來愈容易喘,甚至連一樓上到二樓都有問題,送醫時已經心臟衰竭,醫師診斷出患者罹患罕見的肺動脈高壓,若置之不理,恐有猝死危機。
馬偕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表示,所謂肺動脈高壓,是肺動脈產生病變,血管的管徑變小、血流阻力變大,導致右心室無法將血液打入肺部加速運作,久而久之,右心受不了壓力,出現代償現象,患者體力變弱、身體功能變差,容易猝死。
吳懿哲表示,肺動脈高壓罹患率約百萬分至二到三,全台粗估約有七百名患者,平均罹病年齡約三十至五十歲,女性比男性多,醫界認為,可能是基因問題,但仍未找出確切發生原因,算是罕見疾病。
吳懿哲表示,由於患者初期症狀和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很相似,加上有些患者會認為,年紀大了本來體力就會變差、易喘,因此平均每位病人的平均確診時間長達兩年,有七成患者轉診來時,已到了「連坐著都喘」的地步。
過去確診後完全不治療,平均壽命僅二點八年;現在藥物進步,用藥後六至八成患者可以活過五年。他建議民眾,若平時爬樓梯、活動覺得喘,但沒有氣喘的喘鳴聲,或平時買菜爬樓梯都沒問題,突然開始覺得力不從心,症狀「漸進式」越來越嚴重且長達一個月,休息過後都沒有好轉,就應該趕緊就醫檢查。
媒體 |
TVBS新聞 |
記者 |
許碩穎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坐著也喘嗎?當心你患有肺部栓塞罕病 |
台北1名50歲的吳姓婦人,向來身體強壯,但3年前爬樓梯時開始出現氣喘吁吁的現象,連到市場買菜、提東西都覺得上氣不接下氣,以往可從1樓爬到4樓住家,現在卻連爬到2樓都成問題,還得靠呼吸器緩解易喘病情。
就醫檢查後發現竟罹患肺高壓中的「慢性栓塞性肺高壓(CTEPH)」,醫師與婦人評估後決定手術,但術後易喘的情況改善有限,在醫師的建議下開始服藥,目前病情穩定,成功擺脫呼吸器!
馬偕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蘇正煌表示,所謂的肺動脈高壓是因其他疾病所誘發的併發症。而原發性的肺動脈高壓則是因肺臟動脈內皮細胞產生異常變化,導致肺臟動脈血壓升高,心臟為將血液成功地運送到肺臟,則需要用更高的壓力才能輸送,心臟因而在長期的高壓下,增加心肺衰變發生的機會。
馬偕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
肺高壓(簡稱PH)是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與次發性肺動脈高壓的統稱。許多病人過去因為喘而被當成「氣喘」治療,直到症越來越嚴重時,才會轉診到心臟內科或胸腔科,也因此平均1位病人的平均確診時間長達2年。
蘇正煌主任進一步解釋,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是一種罕見疾病,罹患率約百萬分之2至3,粗估全台罹病人口約700名,平均年齡約30-50歲,女性又略多於男性。
馬偕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表示,臨床經驗統計,約有7成的患者轉診時已是非常嚴重了,甚至「連坐著都在喘」,肺高壓雖是複雜度極高的疾病,但其實,透過心臟超音波、心電圖及X光等非侵入性檢查,就可做初步的篩檢,而對於高度懷疑的病人則需要做右心導管才能做最終的診斷。
以往,罹患此病的3年存活率不到3成,隨著醫療與藥物進步,已可將存活率提高至8成,且新藥的研究發展日新月異,未來肺高壓可望變成如糖尿病與高血壓一般,雖然是無法根治的疾病,但屬於可控制的慢性病。
你是高危險群嗎?肺高壓臨床表現很容易被忽略,吳懿哲主任提醒,民眾若在3個月內持續出現易喘症狀或運動能力突然快速下降,就應該提高警覺,需儘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與治療,將有助於疾病的預後。
此外,吳懿哲主任說,多數病人在生活無法自理的情況下,情緒通常非常低落。但目前醫學進步,可透過治療可緩解病情,鼓勵病人勇敢面對、配合治療以改善生活品質。
媒體 |
聯合即時 |
記者 |
彭宣雅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驚!她爬樓梯喘到差點猝死 沒想到是得了這種病 |
常常覺得喘,可能引發猝死危機。一名50歲女性患者,過去身體還算健康,家住公寓4樓,買菜爬樓梯也沒問題;但近2、3個月爬樓梯覺得越來越喘,甚至連一樓爬上二樓都有問題,送醫時已經心臟衰竭。醫師診斷出患者罹患罕見的肺動脈高壓,若置之不理,就有猝死危機。
馬偕醫院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表示,所謂肺動脈高壓,是因為肺動脈產生病變,讓血管的管徑變小,血流阻力變大,導致右心室無法將血液打入肺部加速運作,久而久之,右心受不了壓力,出現代償現象,患者體力變弱、身體功能變差,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就容易猝死。
吳懿哲表示,肺動脈高壓罹患率約百萬分至2到3,全台粗估約有700名患者,平均罹病的年齡約30至50歲,女性患者比男性多,約佔1/2到1/3,醫界認為,可能是因為女性基因的不同造成,但仍未找出確切發生的原因,算是罕見疾病的一種。
吳懿哲表示,由於患者初期的症狀,和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很相似,也有很多患者都認為,年紀大了本來體力就差、會喘,因此,平均一位病人的平均確診時間長達2年,有7成患者轉診而來的時候,已經到了「連坐著都在喘」的地步。過去,若確診後完全不治療,平均壽命僅2.8年;現在因為藥物的進步,用藥後,6至8成的患者,可以拖過5年。他建議民眾,若平時爬樓梯、活動覺得喘,但沒氣喘的喘鳴聲,或本來爬樓梯都沒問題,突然力不從心,症狀「漸進式」變嚴重且長達1個月,休息沒好轉,就應就醫。
媒體 |
健康醫療網 |
記者 |
林怡亭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喘不停 竟是肺高壓上身! |
家住四樓的50歲吳女士,過去身體硬朗,但三年前爬樓梯開始容易喘,到市場買菜提東西也覺得快喘不過氣來,後來從一樓到二樓都成問題,久而久之變得不想出門,經就醫診斷為肺高壓(PH)中的慢性栓塞性肺高壓(CTEPH),接受手術後,易喘的問題解決仍有限,吳女士態度一度十分消極,但經醫師鼓勵後配合服藥,目前病情穩定,已成功擺脫呼吸器,心情也變得開朗許多。
肺高壓易被誤當氣喘 平均確診時間竟達2年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任蘇正煌表示,肺動脈高壓一般係因為其他疾病所誘發的併發症,但原發性的肺動脈高壓則是因為肺臟動脈內皮細胞產生異常變化,導致肺臟動脈血壓升高,心臟為了將血液成功運送到肺臟,則需要用更高的壓力才能輸送,心臟在長期的運作壓力下,進而增加心肺衰變發生的機會。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罹患率約百萬分之2至3,粗估全台罹病人口約700名,平均年齡約30-50歲,女性略多於男性,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
肺高壓是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與次發性肺動脈高壓的統稱。許多病人過去因為喘而被當成氣喘治療,當喘的症狀愈來愈嚴重時,才會轉診到心臟內科或胸腔科,也因為如此,一位病人的平均確診時間長達二年。
連坐著都在喘 鼓勵病人配合治療
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吳懿哲表示,大約七成患者經轉診時已經是「連坐著都在喘」,生活需家人隨時照料,病人情緒普遍低落,且治療意願十分消極。對此,吳懿哲表示,肺高壓雖然是複雜度極高的疾病,但透過問診及安排心臟超音波、心電圖及X光等非侵入性檢查,就可以做初步的篩檢,對於高度懷疑的病人則需要進行右心導管才能做最終的診斷。目前已有不錯的治療方式,鼓勵病人勇敢面對配合治療。
藥物治療可明顯改善 別悲觀、不放棄
有感於此,馬偕紀念醫院已在心臟科開設「肺高壓特別門診」,透過專業醫療團隊,提供個別化的治療照護,此外,馬偕紀念醫院也將成立「肺高壓病友會」,並舉辦命名活動,以凝聚病友間的情感並建立彼此加油分享的平台。
「活著就有希望!」吳懿哲醫師說,目前肺高壓之藥物治療已能明顯看出患者心臟功能的改善,五年存活率由原本的不到3成提高至6-8成,且新藥的研究發展日新月異,未來肺高壓可望變成如糖尿病與高血壓一般,雖然是無法根治的疾病,但屬於可控制的慢性病,希望病人擺脫悲觀,並與醫師配合正向而積極的治療,以改善生活品質。
三個月內活動能力快速變差 應就醫檢查
由於肺高壓臨床表現很容易被忽略,吳懿哲醫師提醒,民眾若在三個月內持續出現易喘症狀或運動能力突然快速下降,例如原本可輕易爬上三層或四層樓的人,突然爬到二層樓就會很喘時,就應該提高警覺,需儘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與治療,將有助於疾病的預後。
媒體 |
中華日報 |
記者 |
陳柏翰 |
日期 |
105年7月22日 |
版面 |
|
標題 |
肺動脈高壓恐猝死 中年熟女當心 |
醫師吳懿哲說,肺動脈高壓是因心臟沒辦法產生足夠收縮力去對抗高壓阻力,沒辦法打出足夠血量,導致心因性休克。 (記者陳柏翰攝)
一名50歲女子身體還算健康,提重物、爬樓梯都不是問題,但近3個月卻發現爬樓梯覺得越來越喘,甚至連爬上二樓都有問題,就診才發現竟然是肺動脈高壓。醫師表示,肺動脈高壓若置之不理,恐有猝死的危機。
台北馬偕肺高壓介入醫學主任吳懿哲說,患者本來駕輕就熟的動作,卻因為不明原因開始做不出來,像以前一口氣可以爬上4樓,現在連2層樓都要分段爬;走路去市場買菜也沿路喘,連提菜都喘不過氣等來看,很明顯是肺動脈高壓問題。
吳懿哲表示,所謂肺動脈高壓,是因為肺動脈產生病變,讓血管的管徑變小,血流阻力變大,導致右心室無法將血液打入肺部加速運作,久而久之,右心受不了壓力,出現代償現象,患者體力變弱、身體功能變差,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容易猝死。
他指出,肺動脈高壓罹患率約百萬分至2到3,全台粗估約有700名患者,平均罹病的年齡約30~50歲,女比男多,約占1/2~1/3,醫界認為,可能是女性基因不同造成,但仍未找出確切發生的原因,算是罕見疾病的一種。
吳懿哲表示,由於患者初期的症狀和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很相似,也有很多患者都認為年紀大本來體力就差、會喘,因此,平均確診時間長達2年,有7成患者轉診而來時,已經到了連坐著都在喘的地步。過去,若確診後完全不治療,平均壽命僅2.8年;隨著藥物開發技術進步,服用藥後,有6~8成的患者,壽命可以延至5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