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間

蛋蛋怎麼少了一個?─談隱睪症

蔡政道,林自華醫師 23944    
TAGS
蛋蛋怎麼少了一個?─談隱睪症

母親帶著才 5 天大的耀耀到門診就診:「蔡醫生,昨天幫耀耀洗澡時,發現他的睪丸少了 1

個,怎麼辦?他是不是先天就少了個丸啊?」

 

我摸了一下他的陰囊,果然只有右側的陰囊中有睪丸,左邊則完全摸不到,但是延著他左邊的腹股溝往上摸,果然摸到 1 個突起物,於是向母親解釋:「耀耀得的是隱睪症,也就是丸未下降。睪丸原本是由後腹腔沿著腹股溝下降至陰囊內,耀耀的睪丸則是下降不完全而停留在腹股溝中。目前他的年紀還小,雖然睪丸尚未下降到正常的位置,但是隨著他長大,有些小朋友的睪丸會自動掉到陰囊內。如果到了 9 個月大時他的睪丸仍未下降,那時再準備開刀。」

顧名思義,隱睪症指的就是陰囊內沒有睪丸的情形。胎兒時期的性腺在腹腔內,受到人類 Y染色體的影響,漸漸分化成睪丸,在胚胎第 3 期時由後腹腔壁下降,最後離開腹腔經過腹股溝而下降至陰囊中。若出生時睪丸仍未下降至陰囊中,便稱為「睪丸未降」,又叫「隱睪症」。

 

嚴格講起來,「隱睪」這個名稱的範圍更廣,包括:睪丸未降、異位睪丸、睪丸未發育,後面的文章都將有進一步的探討。

 

隱睪症可分為以下 4 類:

  1. 伸縮性睪丸

    這種情形並非真的睪丸未降,睪睪丸通常可在陰囊稍上方的腹股溝摸到。這是因為睪丸的上方有提睪肌,在冷天、興奮或運動時,提肌的反射會加強,睪丸會不隨意地上升到陰囊的上方。這種情形是正常的,通常睪丸不會有任何問題。

    如果懷疑病人是伸縮性睪丸而非睪丸未降時,可教導父母注意觀察寶寶在洗溫水澡時睪丸是否下降到陰囊中,因為此時提肌是放鬆的,若為伸縮性睪丸者可摸到下降的睪丸。另一檢查的方法是讓小朋友保持青蛙仰躺的姿勢,然後雙足併攏,或者讓小朋友保持蹲踞姿勢,這些姿勢都可達到放鬆提肌的效果,方便父母替小朋友檢查。

  2. 異位性睪丸

    異位性睪丸占隱睪症病童不到 5%的比例。睪丸下降到陰囊內要靠睪丸引帶的牽引,若引帶不正常,則會將睪丸「拉」至不正常的位置,可能發生在會陰部、大腿處或陰莖上方。這種

    「偏離航道」的睪丸,其功能比不完全下降的睪睪丸功能好。

  3. 不完全下降的睪丸

    可能發生在睪丸由後腹腔下降至陰囊的任何部位,包括腹腔內、腹股溝或陰囊上方。隱睪症患童大多是此類病人,約占 95%。

     

  4. 睪丸未發育

此類隱睪症發生的機會很低,只占 3.3%的比例。即先天睪丸就沒有發育,包括在陰囊或其他部位都沒有睪丸的蹤跡。

 

據統計,3~5%的新生兒患有隱睪症,其中 15%為雙側的隱睪;但在 1 歲時,只有 0.7~1

%的小朋友仍有隱睪症,可見在 1 歲以前,隱睪有可能會自動下降到陰囊內。事實上,若 9 個月時睪丸仍未掉入陰囊中,則不可能再自動掉入,所以超過這個年紀的小朋友若睪丸仍未下降,應考慮開刀治療。

 

有 20%患有隱睪症的小朋友經理學檢查後仍然找不到睪丸,這些病人的睪丸有可能在腹腔內或腹股溝內,不容易摸出來,只有 25%的病患才真的是睪丸未發育的情形。新生兒在某些情況下特別容易發生隱睪症,如:早產兒、低體重兒或雙胞胎。

 

為什麼會發生隱睪症呢?

文獻中有 4 種理論被提出來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隱睪症:

  1. 睪丸引帶的異常:睪丸引帶是 1 條連接睪丸和陰囊的索狀結構,它能將睪丸「拉」到陰囊內。引帶缺乏或異常可能造成不完全下降的睪丸或異位性睪丸。

  2. 腹壓降低:有些腹裂的小朋友常合併發生隱睪症,所以有人提出腹壓太低容易造成隱睪症的說法。

  3. 不正常的睪丸:有人認為只有正常的睪丸才會正常地下降,這也能解釋許多不完全下降的睪丸,雖然經過手術修補,睪丸仍然有問題,仍舊造成不孕。

  4. 荷爾蒙的異常:這是最被人廣為接受的說法。許多的荷爾蒙都直接或間接影響睪丸的下降。患有單側隱睪的小孩,在發生後 6 個月內也常被檢驗出來缺乏某些內分泌物質,但無法解釋為何只影響單側睪丸。

 

隱睪症不處理,會造成什麼問題呢?

  1. 不孕症

    正常人睪丸的溫度約比體溫低 1℃,這個溫度是由陰囊所調節;患有隱睪症的小孩,在沒有陰囊的調節下,容易造成造精細胞的破壞。

    另外,約有 10%的病患因其睪丸有先天的缺損,所以不論使用任何治療,都不能恢復其生育能力。若分析單側隱睪患者的精液,發現有 50%的患者是不正常的;而分析雙側隱睪的病 人,則高達 75%有異常。根據研究,太晚才矯正隱睪,尤其是大於 3 歲才開刀的病人,多多少少睪丸都已有病變。那麼早期開刀,是不是能改善生育能力呢?由於最近 5 年來,才開始

    建議最好在 1 歲左右開刀,所以目前還缺乏長期有力的證據支持。

  2. 惡性腫瘤

    隱睪症的病人得到睪丸惡性腫瘤的機會為正常人的 25~30 倍。從另一個角度看來,隱睪症的患者後來有 1%的人會得到睪丸惡性腫瘤。同樣地,早期開刀能否減少睪丸惡性腫瘤的罹患率,目前仍缺乏有力證據。

  3. 睪丸扭結或傷害

    隱睪症患者其睪丸不在陰囊內,容易發生睪丸扭結;也因為不易移動,容易受到外力的傷害。

  4. 心理傷害

    隱睪症的患者可能會造成日後的心理創傷。

  5. 疝氣

隱睪的小孩容易合併疝氣的發生。

 

隱睪症該如何治療呢?

治療隱睪的目的在減少不孕症與惡性化的機會。治療的方法可先嘗試荷爾蒙的治療,一般患童荷爾蒙治療的反應率只有 10~15%,若荷爾蒙治療法失敗,則會考慮手術治療。現在最新的觀念主張最佳的手術時機為 9~18 個月大時,原因有 3:

  1. 從出生到 9 個月大時,睪丸還有自動下降的可能性,如超過 9 個月,則無此可能。

  2. 在 18 個月大以前,造精細胞尚未受到破壞。

  3. 就心理層面而言,在 18 個月前開刀較好照顧,也較不會有「閹割焦慮」的陰影存在。

 

若可在腹股溝處摸到睪丸,開刀的方法較簡單,成功的機會也高達 99%;若睪丸在腹腔內,那麼手術的方法就比較麻煩,需要有經驗的醫師好好地設計開刀方法。不過,如果病患已經 10 歲大都沒有處理,而且確定對側的睪丸是正常的,那麼這個沒下降的睪丸既無助於精子的製造,又容易有惡性化的可能,建議應將之割除,以絕後患。

 

父母親在平常替寶寶洗澡時,應該特別注意睪丸是否確定位於陰囊之中。如果摸不到睪丸,應盡速請兒科或小兒外科醫生診治。開刀的最佳時機在 9~18 個月大時。